[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用秸秆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86824.6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8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邵柴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禾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89/00 | 分类号: | A01D89/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周松强 |
地址: | 161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秸秆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收集装置相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农业用秸秆收集装置,包括秸秆收集装置本体,所述秸秆收集装置本体的下侧设置有收集爪,秸秆收集装置本体的一侧中间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中间设置有电机支撑架,电机支撑架的上侧安装有双头电机,双头电机的两端分别与摇动转盘的一端相连接,摇动转盘的另一端与摇动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摇动转杆的另一端与引动转杆的外侧一端转动连接。启动双头电机,双头电机带动摇动转盘,摇动转盘通过摇动转杆带动引动转杆,引动转杆通过运动柱带动一端转动连接在引向架的收缩外套,收缩外套带动抓臂沿着引向滑道进行运动到指定位置,省去了人为固定螺栓的而带来的麻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收集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用秸秆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秸秆是可再利用的。现有小麦、水稻等都是通过收割机进行收割,收割后秸秆散落在田间,若不收集,不利于后续,农作物种植。传统方法将秸秆就地焚烧,秸秆焚烧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所以农作人员用秸秆收集装置对田间的秸秆进行回收。
现有的秸秆收集装置通常都是用螺栓手动固定在拖拉机的尾部,安装固定过程中全程需要农作人员手动操作,极其不便,而且人力固定的秸秆收集装置往往在收集秸秆时会因螺栓固定不牢而掉落,增加了收集秸秆的工作难度,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业用秸秆收集装置,具备固定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中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用秸秆收集装置,包括秸秆收集装置本体,所述秸秆收集装置本体的下侧设置有收集爪,秸秆收集装置本体的一侧中间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中间设置有电机支撑架,电机支撑架的上侧安装有双头电机,双头电机的两端分别与摇动转盘的一端相连接,摇动转盘的另一端与摇动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摇动转杆的另一端与引动转杆的外侧一端转动连接,引动转杆的顶端内侧与引动转杆固定桩的外侧转动连接,引动转杆固定桩的一侧与引动转杆支撑架的一端相连接;
引动转杆的表面开设有引动滑道,引动转杆的内侧另一端与收缩外套的外侧一端相接触,收缩外套的表面中间开设有外套滑道,收缩外套的内侧另一端与引向架的顶端外侧转动连接,引向架的表面开设有引向滑道,收缩外套的顶端内侧与外套固定桩的外侧转动连接,外套固定桩的一侧与外套支撑架的一端相连接,收缩外套的内表面与抓臂的外表面一端相接触,抓臂的另一端与抓台的一侧相连接,抓台的另一侧设置有抓钩,引向架的底端与座板的一侧相连接,抓臂的一端套接运动柱的中间。
优选的,引动转杆支撑架的另一端、外套支撑架与座板的另一侧均设置在固定板的一侧。
优选的,运动柱的外表面两端分别被引动滑道、外套滑道、引向滑道所套接。
优选的,引动滑道的长度不超过引动转杆长度的三分之二。
优选的,外套滑道的长度不超过收缩外套长度的三分之二。
优选的,引向滑道的长度为引向架长度的四分之三。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业用秸秆收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农业用秸秆收集装置,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时,启动双头电机,双头电机带动摇动转盘,摇动转盘通过摇动转杆带动引动转杆,引动转杆通过运动柱带动一端转动连接在引向架的收缩外套,收缩外套带动抓臂沿着引向滑道进行运动到指定位置,省去了人为固定螺栓的而带来的麻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禾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禾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68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出风装置和挂烫及烘干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橡胶管道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