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防抱死刹车系统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87128.7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5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军;吴力强;钟春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厦杏摩托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38 | 分类号: | B62K19/3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抱死 刹车 系统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摩托车防抱死刹车系统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摩托车车架后部横杆上的防抱死刹车系统,所述防抱死刹车系统上部位于由摩托车第一后摇臂、第二后摇臂、后摇臂转动轴和后摇臂连接块构成的环形空间内。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紧凑,晃动幅度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配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摩托车防抱死刹车系统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安装防抱死刹车系统(ABS/CBS)需要配置四条刹车油管,连结后刹车油管卡钳的为第一刹车油管,连结后刹车总泵的为第二刹车油管,连结前刹车卡钳的为第三刹车油管,连结前刹车拉杆的为第四刹车油管,由于在骑行过程中,前后避震均会摆动,导致油管需要考量一些松动空间,因为目前车型越来越紧凑,故油管走势以及防抱死刹车系统的控制器安装位置非常棘手。
目前大部分摩托车都是采取将防抱死刹车系统安装在车架中部,在骑乘过程中,因为远离后摇臂转动轴,导致刹车油管的摆动幅度大。油管是易损重保部品,容易断裂;同时为便于连接刹车油管,防抱死刹车系统具有四个朝向不同的连接头,防抱死刹车系统安装在车架中部,该处设备集中,安装区域狭小,导致刹车油管的走管布置困难,甚至油管折弯过度,降低了油管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装空间大、摆动幅度小的摩托车防抱死刹车系统安装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防抱死刹车系统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摩托车车架后部横杆上的防抱死刹车系统,所述防抱死刹车系统上部位于由摩托车第一后摇臂、第二后摇臂、后摇臂转动轴和后摇臂连接块构成的环形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防抱死刹车系统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连接有第一刹车油管,所述第一刹车油管从后摇臂转动轴上方呈U形绕过后与摩托车后刹车卡钳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后摇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第一刹车油管的定位线勾。
进一步的,所述防抱死刹车系统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连接有第二刹车油管,所述第二刹车油管与摩托车后刹车踏板总泵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抱死刹车系统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头,所述第三连接头连接有第三刹车油管,所述第三刹车油管与摩托车前刹车卡钳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抱死刹车系统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头,所述第四连接头连接有第四刹车油管,所述第四刹车油管与摩托车前刹车拉杆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前端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第三刹车油管的定位线勾。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前端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第四刹车油管的定位线勾。
进一步的,刹车油管与定位线勾连接处设置有工型橡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将防抱死刹车系统安装在摩托车车架后部横杆上,其上部还设置一环形空间内,对防抱死刹车系统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摩托车后部空间大,没有多余的其它零部件,刹车油管布置空间足够;而且在骑乘过程中,防抱死刹车系统靠近后摇臂转动轴,油管的摆动幅度小,更加安全可靠。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摩托车后轮上防抱死刹车系统安装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摩托车后轮上防抱死刹车系统安装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个视角的摩托车后轮上防抱死刹车系统安装结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厦杏摩托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厦杏摩托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71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颗粒油页岩热解干馏装置
- 下一篇:水泵减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