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一体化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88074.6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0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G1/02 | 分类号: | H05G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黄胡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一体化 光源 | ||
一种散热一体化光源,包括主体、水冷机构、风冷光源块、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在所述主体侧面;所述风冷光源块设在所述主体上半部分,所述风冷光源块包括发光管、冷却块和散热风扇;所述水冷机构设在所述主体下半部分,所述冷却水箱设在所述主体内底部,所述冷却水箱侧底部设有所述出水管,所述冷却水箱旁边设有所述水泵热且通过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冷却水箱顶部和所述水泵顶部通过所述循环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循环水管上设有所述循环控制阀,所述水泵侧面通过所述补水放水管分别与所述主体侧壁和所述冷却水箱侧面连接,所述补水放水管上设有所述补放水控制阀。本实用新型组合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降低了散热噪音,便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化光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一体化光源。
背景技术
X光源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主要有工业无损损伤、核废料、安检、食品工业、电子元件检测、轻工业、牙科CT,医疗等行业,从市场需求方面来看,发展趋势和前景是比较乐观的。但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趋于白热化,市场不但要求质量稳定可靠,而且要求性能要求更高,其中散热功能是使用中重要的一点。
但是目前普遍以风冷散热器为多,比较汽车发动机;有以下几点不足:随着环境温度升高,散热效果变差,需要开启额外风扇才能实现同样散热效果;风冷散热器是使用风扇带走热量,风扇工作时噪音比较大;整体散热效果不是很优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出了一种散热一体化光源。
一种散热一体化光源,包括主体、水冷机构、风冷光源块、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在所述主体侧面;所述风冷光源块设在所述主体上半部分,所述风冷光源块包括发光管、冷却块和散热风扇,所述发光管设在所述风冷光源块一侧,所述冷却块设在所述风冷光源块另一侧,所述冷却块侧设有所述散热风扇;所述水冷机构设在所述主体下半部分,所述水冷机构包括冷却水箱、出水管、循环水管、循环控制阀、水泵、补水放水管和补放水控制阀,所述冷却水箱设在所述主体内底部,所述冷却水箱侧底部设有所述出水管,所述冷却水箱旁边设有所述水泵热且通过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循环水管穿过所述风冷光源块,所述冷却水箱顶部和所述水泵顶部通过所述循环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循环水管上设有所述循环控制阀,所述水泵侧面通过所述补水放水管分别与所述主体侧壁和所述冷却水箱侧面连接,所述补水放水管上设有所述补放水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箱内侧壁设有水位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屏、补水按钮、放水按钮、红外接收器和开启关闭按钮。
优选的,所述冷却块上设有两个尺寸与所述散热风扇电机大小相同的孔,所述冷却块同时设有若干通风孔。
优选的,所述风冷散热块的光源侧设有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长与所述发光管长度相同且高度与所述发光管治之间最大距离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风冷与水冷协同作用,使得设备散热效果得到提高,延长了设备的使用时长以及使用寿命;通过可以进行冷却液的补充及排放,便于设备的携带,同时方便了人员操作设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冷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风冷光源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主体,2-风冷光源块,3-发光管,4-控制面板,5-冷却水箱, 6-出水管,7-循环水管,8-循环控制阀,9-水泵,10-补水放水管,11-补放水控制阀,12-冷却块,13-散热风扇,14-水位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伟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80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糖电饭煲
- 下一篇:具有全挂车功能工程车辆油气复合多模式制动转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