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振静音气动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89452.2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6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炜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爱玛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3 | 分类号: | F16F15/023;F16F15/04;F16F9/36;F16F9/32;C1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李迪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音 气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振静音气动刀,包括:进气轴、排气轴、运动组件、刀轴、切刀及减振机构,从进气轴进来的高压气体驱动运动组件运动,并从排气轴排出,刀轴设于运动组件的前端,切刀设于刀轴的前端,运动组件通过刀轴驱动切刀做切割运动,内刀套与刀轴外部包覆有刀筒轴,减振机构包括:前减振套、弹簧、内刀套、活塞环,运动组件集成在内刀套内,内刀套的外壁与刀筒轴的内壁之间设置活塞环,刀轴的外壁与刀筒轴的内壁之间设置前减振套,刀轴还套设有弹簧,且弹簧限位于前减振套与内刀套之间。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生产效率高、能够有效地降低共振、降低噪音的减振静音气动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皮革切割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生产效率高、能够有效地降低共振、降低噪音的减振静音气动刀。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企业面临着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压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才能继续生存。
目前皮革的截剪下料工艺中,申请人已经研制出气动刀裁剪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保障了生产的质量,在大批量生产生产中能够比较轻松地应对,同时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工作和生活的舒适度的追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皮革裁剪下料工艺中,气动刀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对生产车间产生了一定的环保问题,更重要的是噪音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在工作时的舒适性和身心健康。
因此,亟需一种生产效率高、能够有效地降低共振、降低噪音的减振静音气动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能够有效地降低共振、降低噪音的减振静音气动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减振静音气动刀,包括:进气轴、排气轴、运动组件、刀轴、切刀及减振机构,从所述进气轴进来的高压气体驱动所述运动组件运动,并从所述排气轴排出,所述刀轴设于所述运动组件的前端,所述切刀设于所述刀轴的前端,所述运动组件通过所述刀轴驱动所述切刀做切割运动,所述减振机构包括:前减振套、弹簧、内刀套、活塞环,所述运动组件集成在所述内刀套内,所述内刀套与刀轴外部包覆有刀筒轴,所述内刀套的外壁与所述刀筒轴的内壁之间设置所述活塞环,所述刀轴的外壁与所述刀筒轴的内壁之间设置所述前减振套,所述刀轴还套设有所述弹簧,且所述弹簧限位于所述前减振套与所述内刀套之间。
所述排气轴与内刀套的连接处包设一定向套,所述排气轴的外壁与所述定向套的内壁之间设有消音环。
所述消音环的内壁与所述进气轴的外壁之间还设有减振垫。
所述进气轴靠近后端处设有压轴环,并通过一Y型密封圈进行限位和密封。
所述压轴环为内部设有一凹槽的结构,所述进气轴的末端进入所述凹槽内进行限位,所述凹槽为槽底设有穿孔的结构,外部气体接口通过所述穿孔与所述进气轴的后端连接。
所述压轴环为管状结构,所述进气轴的末端穿过所述压轴环,外部气体接口与所述进气轴的后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减振机构包括:前减振套、弹簧、内刀套、活塞环,所述运动组件集成在所述内刀套内,所述内刀套的外壁与所述刀筒轴的内壁之间设置所述活塞环,所述刀轴的外壁与所述刀筒轴的内壁之间设置所述前减振套,所述刀轴还套设有所述弹簧,且所述弹簧限位于所述前减振套与所述内刀套之间。因此,所述刀轴组件在运动时,产生的高频率振动,由前减振套和活塞环及Y形密封圈导向,引导振动方向为轴向,通过弹簧和减振垫的弹性特性,达到吸振效果。从而降低了振动传递到刀筒轴,以及相连接的部件。刀筒轴传递的振动减少了,则共振减少,噪音相对减低。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爱玛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爱玛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94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