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开锁的锁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89598.7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1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沈汉标;王妙玉;童威云;黄安川;黄克洲;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15/10;E05B47/00;E05B6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成婵娟 |
地址: | 511434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开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开锁的锁具,包括:双叶拨轮、斜舌、斜舌传动机构、方舌、方舌传动机构和锁具外壳;双叶拨轮可转动连接在锁具外壳内,双叶拨轮的外缘上设置有凸出的第一拨舌和第二拨舌;第一拨舌适于旋转并拨动方舌传动机构,方舌传动机构与方舌传动连接,方舌传动机构用于将第一拨舌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方舌的直线运动;第二拨舌适于旋转拨动斜舌传动机构,斜舌传动机构与斜舌传动连接,斜舌传动机构用于将第二拨舌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斜舌的直线运动;当第一拨舌脱离方舌传动机构时,第二拨舌开始抵接斜舌传动机构。双叶拨轮在驱动斜舌及驱动方舌之间不需要过渡运动,即锁具在开启两道锁合的过程中不存在间隔延时,节省了开锁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开锁的锁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门锁,包括电动智能锁具,一般都配备有斜舌、方舌两道锁舌。其中,斜舌作为第一道锁合,而方舌作为第二道锁合(常用于反锁),来共同保障门锁的安全性能。
关于驱动斜舌、方舌伸缩的方法,常用的结构是这样的:在锁具内部安装一个圆形拨轮,圆形拨轮和斜舌、方舌之间分别通过不同的传动机构来进行运动传递。更具体地说,圆形拨轮的运动会通过斜舌传动机构(通常为连杆机构)的传递来带动斜舌伸缩,另外也会通过方舌传动机构(通常也为连杆机构)的传递来带动方舌伸缩。
圆形拨轮的外缘会带有一个凸出的拨舌,拨舌在转动到不同的位置时,可以分别拨动斜舌传动机构、方舌传动机构;而通过电机驱动或者人手用钥匙转动,则可以在锁具内部让圆形拨轮发生转动。以开锁为例,在圆形拨轮转动的过程中,拨舌先到达并拨动斜舌传动机构,通过传动使斜舌开锁;随后拨舌脱离斜舌传动机构,继续转动一段行程,到达方舌传动机构,拨动并使方舌开锁。上锁则为反方向的动作,原理一致。
这种结构所存在的缺陷是:圆形拨轮上只有一个拨舌,拨舌在驱动斜舌之后,需要继续转动一段行程,才能到达方舌传动机构,使方舌动作。从开锁效果来看,在斜舌动作之后,中间需要等待一段过渡的时间,方舌才会开始动作(因需要等待拨舌从斜舌传动机构处运动到方舌传动机构处)。因此,整套动作流程存在着间隔延时,使开锁、上锁的速度较为缓慢,效率不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单拨舌需要分别拨动两个传动机构,对其的损耗较大,导致锁具的使用寿命也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开锁的锁具,其可以通过双叶拨轮来驱动斜舌和方舌伸缩运动,且斜舌和方舌的动作之间没有间隔时间,实现该两道锁合的快速开锁。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快速开锁的锁具,包括:双叶拨轮、斜舌、斜舌传动机构、方舌、方舌传动机构以及锁具外壳;所述斜舌和所述方舌可伸缩设置在所述锁具外壳内;所述双叶拨轮可转动连接在所述锁具外壳内,所述双叶拨轮的外缘上设置有凸出的第一拨舌和第二拨舌;所述第一拨舌适于旋转并拨动所述方舌传动机构,所述方舌传动机构与所述方舌之间传动连接,所述方舌传动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拨舌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所述方舌的直线运动;所述第二拨舌适于旋转拨动所述斜舌传动机构,所述斜舌传动机构与所述斜舌之间传动连接,所述斜舌传动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二拨舌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所述斜舌的直线运动;当所述第一拨舌脱离所述方舌传动机构时,所述第二拨舌开始抵接所述斜舌传动机构;所述双叶拨轮的运动位置在抵接所述方舌传动机构以及抵接所述斜舌传动机构的状态之间循环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95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镶块刻印辅助工具
- 下一篇:一种基于气候调控的可变光伏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