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薄膜机用的保持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94773.1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65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江忠清;江忠虎;江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高昇消防药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25 | 分类号: | B29C48/25;B29C48/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周建武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薄膜 保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薄膜机用的保持架,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连接单元、上支撑单元与下支撑单元,下支撑单元与上支撑单元平行设置,连接单元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上支撑单元和下支撑单元;多根顶端与底端分别与上支撑单元和下支撑单元转动连接的转动轴;多根限位杆,限位杆的一端与转动轴连接,多根转动轴上的限位杆交叉分布,并且限位杆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围成多边形通道,供薄膜通过;保护套,每根限位杆上套设有多个保护套,并且保护套可相对限位杆转动,相邻的两个保护套的端部相贴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圆柱形的限位杆,并且在限位杆上套设保护套,不会对塑料薄膜造成损坏,提高了塑料薄膜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薄膜机用的保持架,属于塑料薄膜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薄膜生产的过程,将塑料颗粒加热并挤出成圆筒状,并采用收卷机构将塑料薄膜收卷在芯轴上,塑料薄膜从被挤出到收卷之间通过较长距离的输送,塑料薄膜被挤出时,由于温度仍然较高,为防止塑料薄膜产生贴合,需要在筒状的塑料薄膜中充入空气,待塑料薄膜冷却(由塑料薄膜的输送过程完成)后再收卷,由于在塑料薄膜中充入了空气,塑料薄膜内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容易导致塑料薄膜产生变形,如塑料薄膜在冷却过程中发生形变,会导致收卷得到的塑料薄膜的宽度不一致,制得的塑料薄膜的质量也较差,产品的合格率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附件1提供了一种塑料薄膜机用的保持架,其结构具体的包括上框架、下框架、第一连接柱和多个限位支架,所述的第一连接柱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的限位支架上下等间隔的设置在第一连接柱上,所述的限位支架包括三个水平设置的限位板,所述的三个限位板围城三角状,三个限位板的一端分别与其中的一根第一连接柱相连。附件1中采用限位板虽然可以有效的避免塑料薄膜生产中产生变形的问题,然而由于其采用限位板保持塑料薄膜的形状,限位板的棱角时常会刮伤塑料薄膜,造成塑料薄膜的生产质量不高。
附件1:授权公告号是CN20698321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文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薄膜机用的保持架,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持架容易对塑料薄膜的生产造成刮伤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塑料薄膜机用的保持架,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连接单元和形状相同的上支撑单元与下支撑单元,上支撑单元为多边形边框结构,下支撑单元位于上支撑单元的正下方并且与上支撑单元平行设置,连接单元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上支撑单元和下支撑单元;多根转动轴,转动轴竖直设置,其顶端与底端分别与上支撑单元和下支撑单元转动连接;多根限位杆,限位杆的一端与转动轴连接,所述的限位杆与转动轴垂直,每根转动轴上间隔设置有两根以上的限位杆,连接在同一根转动轴上的限位杆平行,多根转动轴上的限位杆交叉分布,并且限位杆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围成多边形通道,供薄膜通过;保护套,每根限位杆上套设有多个保护套,并且保护套可相对限位杆转动,相邻的两个保护套的端部相贴合。本实用新型在限位杆上设置保护套,在塑料薄膜不直接与限位杆接触,并且保护套上没有直角等棱角,不会对塑料薄膜造成刮伤,本实和新型中保护套可相对限位杆转动,更进一步的避免塑料薄膜生产中可能被保持架所造成的损伤,提高塑料薄膜的生产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支撑单元由六根上连接杆首尾相接形成正六边形结构,下支撑单元由六根下连接杆首尾相接形成正六边形结构,连接单元的数量为六根,六根连接单元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支撑单元与下支撑单元均为正六边形,便于其制造,连接单元为六根,整个支撑架的结构更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昇消防药剂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昇消防药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47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