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95190.0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7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波;倪磊;周欣;李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喜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02C18/06;B02C18/18 |
代理公司: | 成都三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1 | 代理人: | 曾娟 |
地址: | 43001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去除 水底 杂质 新型 耙网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器,解决现有技术耙网效率低、耙网易出现网状物逃逸影响后期作业、以及将网状物从耙网器上取下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耙网框架、挂钩挂接环、顶耙网齿组、底耙网齿组和兜留网;每一组顶耙网齿组包括至少五个顶耙网齿,同一组顶耙网齿组内的所有顶耙网齿等距设置并错位分布,顶耙网齿均朝耙网框架的前端倾斜分布,底耙网齿组包括至少五个底耙网齿,底耙网齿等距设置并成一条直线分布,所有底耙网齿均朝耙网框架的前端倾斜分布,兜留网呈栅格状,兜留网朝耙网框架的前端倾斜分布。本实用新型耙网效率高,可有效防止脱钩网状物逃逸,同时还能方便将钩挂在耙网器上的网状物从耙网器上取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器。
背景技术
随着渔业的发展,江河湖泊、甚至沿海的水域中出现很多遗弃的废旧渔网,在这些水域进行基建,水域内废旧渔网干扰较大,因此需要事先将目标水域内的网状物打捞出,耙网器因运而生,现有的耙网器耙网效率低,同时在耙网的过程中,废旧网状物经常会出现脱耙而逃过打捞,给后期基建带来影响,并且在起耙后,将钩挂在耙网器上的网状物从耙网器上取下困难。
因此,设计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器,其耙网效率高,可有效防止脱钩网状物逃逸,同时还能方便将钩挂在耙网器上的网状物从耙网器上取下,成为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器,解决现有技术耙网效率低、耙网易出现网状物逃逸影响后期作业、以及将网状物从耙网器上取下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质的新型耙网器,包括呈口字型的耙网框架,设于所述耙网框架的前端的挂钩挂接环,设于所述耙网框架的顶面两侧的两组顶耙网齿组,设于所述耙网框架的底面后端的一组底耙网齿组,以及设于所述耙网框架的顶面后端的兜留网;所述挂钩挂接环有两个,对称分布于所述耙网框架的前端,所述挂钩挂接环为长方形环,每一组所述顶耙网齿组包括至少五个顶耙网齿,同一组所述顶耙网齿组内的所有所述顶耙网齿等距设置并错位分布,所有所述顶耙网齿均朝所述耙网框架的前端倾斜分布,所述底耙网齿组包括至少五个底耙网齿,所有所述底耙网齿等距设置并成一条直线分布,所有所述底耙网齿均朝所述耙网框架的前端倾斜分布,所述兜留网呈栅格状,并且其栅格网口呈正方形,所述兜留网朝所述耙网框架的前端倾斜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耙网框架的前端边框内中央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联结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等距分布有若干个刀片,所有所述刀片均可随同所述转轴同步旋转,所述转轴和所有所述刀片均位于所述耙网框架的口字型内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刀片分两列均布于所述转轴的两侧,并且两列刀片错位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顶耙网齿与水平面呈30-60°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底耙网齿与水平面呈45-75°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兜留网与水平面呈45-75°夹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其耙网效率高,可有效防止脱钩网状物逃逸,同时还能方便将钩挂在耙网器上的网状物从耙网器上取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喜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喜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5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锚固剂药卷推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