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胶筒桥塞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95999.3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8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鹏;宋朝晖;乔东宇;谢天涯;王庆国;朱年涛;杨玉兰;唐玉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4 | 分类号: | E21B33/13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建武 |
地址: | 83002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胶筒桥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桥塞技术领域,是一种无胶筒桥塞,其包括芯轴、金属密封筒、锥体套、卡瓦和引锥,芯轴上部外侧设有安装环台,安装环台外侧设有下端位于芯轴中部外侧的金属密封筒,金属密封筒下部内侧受向外的挤压力时能够径向向外扩张,金属密封筒上端与安装环台通过第一剪钉固定安装在一起;对应安装环台下方位置的芯轴上部内侧设有球座环台;芯轴下端外侧设有引锥,引锥下端外侧设有限位环台。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金属密封筒代替胶筒,避免胶筒溶解后会形成絮状物,随返排液堆积在进口,造成井筒堵塞,从而延长工程处理周期,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具有耐高温、易溶解和密封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桥塞技术领域,是一种无胶筒桥塞。
背景技术
在我国剩余油气资源中,80%为低品位资源,其为以页岩气和致密油为代表的非常规资源。低品位资源开发难度大,对工程技术要求高。为了进一步释放地层资源潜力,提高油气产量,桥塞-射孔联作压裂成为非常规油气储层改造的主流技术。可溶桥塞是桥塞-射孔联作压裂的核心产品。
目前,常规可溶桥塞一般采用铝镁合金及可溶橡胶材料,这两种材料在油气井中可在一定的矿化度、温度环境中电解、降解而最终解体、溶解。因此,无需钻除,节约了大量的作业成本。但是,常规可溶桥塞使用密封胶筒压缩实现层间封隔。由于,胶筒溶解后会形成絮状物,随返排液堆积在进口,会造成井筒堵塞,工程处理周期长,作业费用高;另外,目前的可溶胶筒材料使用环境温度均要求在40-135℃范围内,否则,胶筒会密封失效或者无法溶解。因此,大大制约了可溶桥塞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胶筒桥塞,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可溶橡胶材料的胶筒溶解后形成絮状物堵塞井筒,以及溶解温度苛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无胶筒桥塞包括芯轴、金属密封筒、锥体套、卡瓦和引锥,芯轴上部外侧设有安装环台,安装环台外侧设有下端位于芯轴中部外侧的金属密封筒,金属密封筒下部内侧受向外的挤压力时能够径向向外扩张,金属密封筒上端与安装环台通过第一剪钉固定安装在一起;对应安装环台下方位置的芯轴上部内侧设有球座环台;芯轴下端外侧设有引锥,引锥下端外侧设有限位环台,限位环台外侧设有能将引锥与芯轴固定安装在一起的第二剪钉;引锥中部外侧套装有下端座于限位环台上端的卡瓦,卡瓦上部内侧受向外的挤压力时能够径向向外扩张;芯轴中部外侧设有锥体套,锥体套包括由上至下固定安装在一起上锥段和下锥段,上锥段呈上小下大的圆台形,上锥段上端位于金属密封筒下部内侧,下锥段呈上大下小的圆台形,下锥段下端位于卡瓦上部内侧;引锥与下锥段之间设有能够防止芯轴相对于引锥下行的止退组件;芯轴、锥体套、金属密封筒、锥体套、卡瓦、引锥、第一剪钉和第二剪钉均能够在含氯溶液中溶解。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止退装置可包括锁圈、内止退齿、外止退齿和防转销钉,下锥段内侧固定安装有锁圈,锁圈内侧由上至下连续设有至少一组内止退齿,内止退齿为截面呈直三角形的环台且环台上宽下窄,对应锁圈位置的引锥上部外侧设有与内止退齿相匹配的外止退齿,外止退齿为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环台且环台上窄下宽;锁圈上设有一道上下贯通的防转豁口,对应防转豁口位置的下锥段外侧设有至少一个防转销钉,每个防转销钉内端均位于防转豁口内。
上述卡瓦上部内侧可设有与下锥段相匹配的下锥台孔,下锥台孔呈上大下小的圆台形。
上述还可包括卡瓦牙,卡瓦外侧沿圆周分布有卡瓦牙。
上述球座环台上端内侧可设有上大下小的圆台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金属密封筒代替胶筒,避免胶筒溶解后会形成絮状物,随返排液堆积在进口,造成井筒堵塞,从而延长工程处理周期,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具有耐高温、易溶解和密封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5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壁修复式滚子滚轮引鞋
- 下一篇:一种高温保护自动断电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