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废热的保温装置及保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98637.X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6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袁淋;孙天礼;赵羽;蓝辉;钟嘉;姜林希;权子涵;郭俊何;李波;袁斌;李怡;彭川容;廖晓鹏;张羽鑫;何帅;徐硕;付友;郑府;赵发武;崔小君;曾志金;李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3/30 | 分类号: | F16L53/30;H02N11/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刘童笛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保温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保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废热的保温装置及保温系统,保温装置包括温差发电组件,吸收废热的热能,并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温差发电组件用于与烟道相连接;电伴热组件,接收温差发电组件输出的电能,并将电能转化为用于管路保温的热能第一回路,温差发电组件和电伴热组件串联连接于第一回路上。本申请的一种利用废热的保温装置,利用废热达到管路保温,大大减少了依靠大量的市网电力来使管路保温的情况,降低了对市网电力的消耗,减少了能源损耗,避免因大量市网用电被消耗造成的局部用电紧张,同时减少了烟道排入大气中的热能,从而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热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保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废热的保温装置及保温系统。
背景技术
高含硫气田的开采过程中,水合物堵塞已成为制约气井平稳生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开井初期以及温度较低的冬季,由于外界温度较低、流程压力较高以及含硫天然气组分复杂,增大了水合物生成的风险,前期在压力变送器取压口、高低压限位阀取压口以及液位变送器内部均发生过数次水合物堵塞,甚至在大直径的外输管线中也曾发生过水合物堵塞,严重影响了地面集输系统的平稳运行。
为了缓解水合物堵塞关键仪表及管线的难题,目前常用的方式为,在关键仪表以及管线均设置了电伴热带,通过市网供电使得电伴热带发热,给缠绕仪表或管线加热,达到热传递升温的效果,能够有效防止水合物生成,特别是在冬季易堵塞的外界条件下,电伴热带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但是,由于气田开采涉及的管路很多,故需要大量的市网电力来使电伴热带工作,会消耗大量的电力,造成大量能源损耗,局部用电紧张等问题。
而日常生产中,场站所产生的废热直接通过烟道排入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热污染。
综上所述,目前凾需一种保温系统,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管路保温需要大量的市网电力来使电伴热带工作,会消耗大量的电力,造成大量能源损耗,局部用电紧张;废热直接通过烟道排入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热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废热的保温装置及保温系统,将废热里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利用废热来实现管路保温,大大减少了依靠大量的市网电力来使管路(2)保温的情况,降低了对市网电力的消耗,减少了能源损耗,避免因大量市网用电被消耗造成的局部用电紧张,同时减少了烟道排入大气中的热能,从而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热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废热的保温装置,包括,
温差发电组件,用于吸收废热的热能,并将所述热能转化为电能,以及输出所述电能,所述温差发电组件用于与烟道相连接;
电伴热组件,用于接收所述温差发电组件输出的所述电能,并将所述电能转化为用于管路保温的热能,所述电伴热组件与所述温差发电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电伴热组件用于与管路相连接;
第一回路,所述温差发电组件和所述电伴热组件串联连接于所述第一回路上。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利用废热的保温装置,温差发电组件利用废热进行发电,之后供应给电伴热组件,来带动电伴热组件,在此过程中,温差发电组件将废热中的一部分热能转化为电能,再将产生的电能传输至电伴热组件,电伴热组件接收电能,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进行管路保温,其中,废热是来自场站日常生产所产生的热气,热气通过烟道外排。
在上述方案中,利用废热来提供初始能量,通过温差发电组件转化为电能,再利用电伴热组件转化为热能,用以管路保温,整个过程,利用废热达到管路保温,大大减少了依靠大量的市网电力来使管路保温的情况,降低了对市网电力的消耗,减少了能源损耗,避免因大量市网用电被消耗造成的局部用电紧张,同时减少了烟道排入大气中的热能,从而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热污染。
具体地,所述温差发电组件包括温差发电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86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通量全自动样品前处理仪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充放电监测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