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等离子刀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98653.9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4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柴宏亮;陶银炯;马千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量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 刀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等离子刀头,包括与等离子手术系统匹配连接的连接器,一端与连接器连接的电缆线,与电缆线的另一端连接的手柄,一端与手柄连接、并与电缆线的导体电气连接的电导丝,设置在电导丝的前端、且与电导丝激光焊接连接的正极管,包裹在电导丝的外边缘和正极管的后端的绝缘套管,以及套设在绝缘套管的外边缘、且与电缆线连接的负极管。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防护到位、连接可靠等优点,在等离子手术系统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锥间软组织切割、消融、凝血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等离子刀头。
背景技术
等离子刀头(一次性使用),是用于非内窥镜外科手术中,与等离子手术系统配合使用,在高频手术中对锥间软组织进行切割、消融、凝血等作用的手术电极。等离子技术的原理是将能量施加给钠离子,而非组织的分子,因此,其具有低温微创的特性。
等离子刀头原理是通过射频电场,激发电解液(生理盐水)中的钠离子,在手术电极双极之间产生电离态的等离子层,然后用这种高度激发态的等离子体打断组织的分子键,由于等离子体薄层内被加速的离子的作用范围极短,仅为100微米,因而消融作用被精确控制在与射频电极接触的组织表层,对深层组织没有影响,并使创口表面所受损伤较小。
此外,由于电场仅存在于电极的双极之间,而不深入病人体内,可精确控制能量,达到低温(40-70℃)分解组织的效果,将热损伤降至最低。该技术还可以使胶原蛋白发生皱缩,从而在消融同时还可以完成止血和封闭血管的作用。
然而,该等离子刀头工作头部正极管和电导丝材质均为304不锈钢制作,304不锈钢的化学稳定性、耐电弧烧蚀性、耐高温氧化性能不是很好,在切割、消融过程中容易损耗,尤其是外径只有0.4mm的电导丝更容熔断,导致正极管掉落在人体中。
因此,急需要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可靠的一种等离子刀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离子刀头,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等离子刀头,包括与等离子手术系统匹配连接的连接器,一端与连接器连接的电缆线,与电缆线的另一端连接的手柄,一端与手柄连接、并与电缆线的导体电气连接的电导丝,设置在电导丝的前端、且与电导丝激光焊接连接的正极管,包裹在电导丝的外边缘和正极管的后端的绝缘套管,以及套设在绝缘套管的外边缘、且与电缆线连接的负极管;
所述负极管的长度小于绝缘套管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等离子刀头,设置在手柄内、用于卡在电缆线的外侧边缘的电缆线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等离子刀头,还包括设置在手柄的前端的手柄帽;所述电导丝、绝缘套管和负极管从内至外依次布设,且均贯穿手柄帽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正极管与电导丝端部间隙处用激光焊接,使电导丝与正极管形成一体,从而增大等离子能侵蚀部位的直径,起到延长损耗的目的,防止电极因正极管及电导丝损耗过快导致的掉落;
(2)本实用新型的电导丝、绝缘套管和负极管从内至外依次布设,且绝缘套管包裹在电导丝的外边缘和正极管的后端,既能为薄弱的电导丝提供防护,又能保证电导丝与正极管连接可靠,有效地避免正极管从电导丝上折断;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手柄内设置用于卡在电缆线的外侧边缘的电缆线卡扣,保证手柄与电缆线连接更可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防护到位、连接可靠等优点,在等离子手术系统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量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量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86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扣夹棉哺乳文胸
- 下一篇:一种具有中心磁极结构的体外磁悬浮离心血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