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散热的手机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99095.8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5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彭芳林;刘云鹏;刘云超;许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聚贤达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73;B29C45/27;B29C45/17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张一鸣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散热 手机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散热的手机模具,包括下模具和安装在注塑机构下端的上模具,且上模具位于下模具正上方并与下模具相匹配,下模具上端开凿有型腔,上模具外端开凿有位于型腔正上方的注射孔,下模具内部开凿有位于型腔正下方的慢冷槽,下模具内部开凿有位于慢冷槽内侧的快冷槽,且快冷槽左右两侧分别与慢冷槽内侧相连通,快冷槽内安装有一对呈左右对称的电磁阀,且两个电磁阀分别位于快冷槽和慢冷槽的两个连通口处,可以实现在注射原料阶段对手机模具进行慢速散热,有效避免原料过早固化而影响手机后壳的成型品质,在手机后壳固化成型阶段对手机模具进行快速散热,从而有效提高手机后壳固化成型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散热的手机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将受热融化的原料由注塑机构注射至型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手机已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手机的后壳可对手机内部的零部件起到保护的作用,现有的手机后壳大多都是使用相应的手机模具并通过注塑的方式完成其成型的,而手机模具同样具有相应的注塑机构对模具进行合模和注料,并且注塑机构的喷嘴一般位于模具上方。
手机后壳注塑成型过程中,在注射原料阶段,为防止手机模具过热而降低使用寿命,需要对其进行冷却散热,此阶段的散热速率不能过快,否则会使原料过早固化,影响手机后壳的成型品质,而在手机后壳固化成型阶段,则需要对手机模具进行快速散热,从而提高手机后壳固化成型速率,然而现有手机模具的散热效率通常都是固定的,很难同时满足以上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方便散热的手机模具,它可以实现在注射原料阶段对手机模具进行慢速散热,有效避免原料过早固化而影响手机后壳的成型品质,在手机后壳固化成型阶段对手机模具进行快速散热,从而有效提高手机后壳固化成型速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方便散热的手机模具,包括下模具和安装在注塑机构下端的上模具,且上模具位于下模具正上方并与下模具相匹配,所述下模具上端开凿有型腔,所述上模具外端开凿有位于型腔正上方的注射孔,所述下模具内部开凿有位于型腔正下方的慢冷槽,所述下模具内部开凿有位于慢冷槽内侧的快冷槽,且快冷槽左右两侧分别与慢冷槽内侧相连通,所述快冷槽内安装有一对呈左右对称的电磁阀,且两个电磁阀分别位于快冷槽和慢冷槽的两个连通口处,所述下模具右端开凿有与慢冷槽相连通的进液口,所述下模具左端开凿有与慢冷槽相连通的出液口,所述下模具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接头,且两个接头分别与出液口和进液口相连通,所述接头远离下模具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接头相连通的导流管,所述下模具下侧设有冷却液循环机,两个所述导流管分别与冷却液循环机连接,可以实现在注射原料阶段对手机模具进行慢速散热,有效避免原料过早固化而影响手机后壳的成型品质,在手机后壳固化成型阶段对手机模具进行快速散热,从而有效提高手机后壳固化成型速率。
进一步的,所述快冷槽包括多个S形槽,多个所述S形槽首尾依次相连通,可以增大冷却液与下模具的接触面积,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使下模具的散热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内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位于型腔正下方,在手机后壳注塑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型腔附近的温度,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手机后壳冷却固化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机构右端固定连接有提示灯,所述提示灯和电磁阀电性连接,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时,提示灯会自动亮起,在注射原料阶段,当工作人员未关闭电磁阀时,提示灯便处于亮起状态,从而可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关闭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柱,且多个导向柱分别位于型腔外侧,所述上模具外端开凿有与导向柱滑动连接的导向孔,导向柱和导向孔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限定上模具的移动轨迹,有效避免上模具在合模过程中发生偏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聚贤达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聚贤达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90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牙耳机模具压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工航空氧气面罩拉线用的压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