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孔径定焦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00084.7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5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白万涛;龚俊强;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王前明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孔径 光学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孔径定焦光学系统,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沿光轴按从物体侧到像面侧的顺序,依次设有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具有零光焦度的平行平板、设置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间的孔径光阑、以及光成像元件;本实用新型从较简单初始结构开始不断进行合理的分裂和优化,利用光学设计软件进行最小阻尼二乘法计算得到最好的性能。使用多个偶次非球面,可以实现多种像差的校正工作,从而实现高性能、大孔径的定焦光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孔径定焦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定焦距镜头是具有固定焦距长度的镜头,其具有特定的视场角度,在成像过程中光学镜头和成像面保持不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光学设计理论以及加工工艺的日趋成熟,定焦距镜头已经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和安防建设等各个领域中。
随着定焦距光学系统在诸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它的研究设计已经引起更多的设计人员的深厚兴趣,特别是如今的定焦距光学系统向着更大的孔径、更小的体积、更高成像质量的发展方向。
目前安防、车载用的定焦距光学镜头普遍存在这样的缺点:镜头的数值孔径普遍偏小,在设计阶段数值孔径的增加,会导致轴向像差急剧增加,其中尤其对球差、正弦差和位置色差影响较大。
本实用新型就是基于这种情况作出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孔径定焦光学系统,具体大孔径、像面均匀性好、成像质量高、体积小、易于加工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从简单的初始结构开始,逐渐依次矫正各级像差,对于赛德尔像差较大的结构进行合理的镜片分裂,以保证像差有效的矫正。利用光设软件运用最小阻尼二乘法对特定像差进行合理的优化,另外在设计过程中使用多个偶次非球面面型,用来进一步矫正光学系统的像差;最终实现高性能的大孔径定焦光学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大孔径定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光轴按从物体侧到像面侧的顺序,依次设有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L7、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L8、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L9、
具有零光焦度的平行平板L10、设置于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 L4间的孔径光阑S19、以及光成像元件S20;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的表面面型均为偶次非球面面型,使用的材料均为塑胶材料;
所述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表面面型均为球面面型,使用的材料均为玻璃材料;
所述平行平板L10使用的材料均为玻璃材料,透镜表面为平面。
如上所述的大孔径定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透镜 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通过光学胶水粘合在一起成为粘合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00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细长零件内孔硬质阳极化的夹具
- 下一篇:一种甩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