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筒仓通风管网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01087.2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5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余吉庆;关锡林;杨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央储备粮大理直属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25/22 | 分类号: | A01F25/2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7 | 代理人: | 李华;温黎娟 |
地址: | 671005 云南省大理白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筒仓 通风 管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筒仓通风管网,用于立筒仓的通风,所述立筒仓底部设置有多个“V”形出料口,所述通风管网由主风道、支风道、侧面导风管组成;所述主风道设置在所述“V”形出料口上方,所述支风道与主风道导通并分布在“V”形出料口内壁上;所述侧面导风管竖直分布在立筒仓侧壁,所述导风管底部向下延伸至“V”形出料口内壁形成一段开孔的排风管;还包括风机,主风道与所述风机连接,由风机供风,所述主风道、支风道分别开孔,用于向“V”形出料口内供风,本方案解决立筒仓的通风问题,特别针对底部出粮口通风死角提出解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储藏仓房通风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筒仓通风管网。
背景技术
立筒仓原先作为中转仓使用,由于其占地少、储量大、机械化程度高、气密性好等优点,现已被广泛推广到粮食储备库进行粮食储备。为保持仓内粮食良好,防止生虫、霉变、结露等储粮问题出现,需对仓内进行有效通风,从而需建立完善的通风管网。目前部分立筒仓的通风管网不完善,尤其漏斗形出粮口处易形成通风及熏蒸死角,从而使该部分粮食出现生虫、发霉现象,故建立完善、全面的通风管网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筒仓通风管网,解决立筒仓的通风问题,特别针对底部出粮口通风死角提出解决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立筒仓通风管网,包括通风管网由主风道、支风道、侧面导风管;
所述主风道设置在所述立筒仓“V”形出料口上方,所述支风道与主风道导通并分布在“V”形出料口内壁上;
所述侧面导风管竖直分布在立筒仓侧壁,所述导风管底部向下延伸至“V”形出料口内壁形成一段开孔的排风管;
还包括风机,主风道与所述风机连接,由风机供风,所述主风道、支风道分别开孔,用于向“V”形出料口内供风。
本方案通过在出料口设置送风管和排风管形成循环风系统,使用风机供风,使得主风道和支风道向出料口内送入新风,多余的新风则进入排风管内由其顶部排除,从而解决了出粮口的通风死角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主风道的开孔率为10%-20%,所述支风道和排风管的开孔率为25%,主风道的开孔率低于支风道可保证支风道有足够的风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主风道由四根管道两两直角交叉组成,将所述立筒仓划分为九宫格,每个区域对应一个所述“V”形出料口,出料口设置越多,其散热效果也更好。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V”形出料口所对应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两条支风道,每条支风道分别延伸至各自所在“V”形出料口的内壁,也就是说在每个“V”形出料口内形成至少两个支风道送入新风。
进一步的,所述侧面导风管数目至少八根,分别位于九宫格外侧的八个“V”形出料口所对应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侧面导风管顶部设置有盖子,当出料口出现高温时才打开盖子进行散热,避免杂物落入侧面导风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风机从底部将风压入,进入底部主风道,然后部分导入支风道,通过支风道进入底部“V”形出料口,然后通过伸到底部的排风管向上流通,从而解决了出粮口的通风死角问题,底部主风道的部分风通过主风道自身的桥孔向上渗出,从粮堆内向上流通,从而实现了立筒仓内自下而上的均匀通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端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央储备粮大理直属库有限公司,未经中央储备粮大理直属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10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粒蔬菜种子播种机
- 下一篇:一种学生绘画文化的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