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弯管机用夹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01243.5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6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瞿溪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22 | 分类号: | B21D7/022;B21D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管 夹紧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弯管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弯管机用夹紧机构,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台和转动台,固定台和转动台上均设有夹紧组件,位于固定台上的夹紧组件包括固定环,固定环内周向设有若干滑条,所有滑条的一端上均转动连接有夹紧板,固定环上设有推动件和带动件。在弯管之前,先将钢管插入到两组固定环内,再通过推动件推动所有滑条滑动,然后通过带动件带动所有夹紧板同步转动并抵紧于钢管的外壁,即可实现对不同外径钢管的多处抵紧固定;在弯管过程中,旋转转动台,转动台将带动钢管弯折;在弯管完成后,取消带动件对夹紧板的推动,再滑动固定台上的固定环并使其脱离于钢管,即可将钢管取出。本实用新型能够夹持不同外径的钢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弯管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弯管机用夹紧机构。
背景技术
弯管机,是指用于弯管的机器还能做千斤顶用,大致分为数控弯管机、液压弯管机等,应用于电力施工、公铁路建设、桥梁、船舶等方面管道铺设及修造,具有功能多、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等优点。
通过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8373913U公开了一种弯管机的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转轴和第二工作台,第一工作台的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工作台,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的顶部均连接有固定夹板,且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的背部均连接有挡板,挡板的一侧连接有气缸,还设置有气缸、活塞杆、固定夹板、活动夹板和橡胶软垫,橡胶软垫均匀覆盖在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的一侧,气缸可推动活塞杆进行延伸,从而带动活动夹板在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上进行滑动并靠近固定夹板对钢管进行夹紧,且橡胶软垫在对钢管进行夹紧时可对钢管进行保护,从而避免因夹紧力度过大对钢管的外表面形成凹陷,对钢管的强度造成破坏。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这种夹紧装置仅能用于夹紧同一外径的钢管,当钢管的外径较大时,因通孔的大小是固定的,钢管将无法穿过通孔,当钢管的外径较小时,则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将无法共同夹持于钢管,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弯管机用夹紧机构,能够夹持不同外径的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弯管机用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台和通过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转轴转动连接于固定台的转动台,固定台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转动台的长度方向,固定台和转动台上均设有夹紧组件,两组夹紧组件的结构相同,位于固定台上的夹紧组件包括沿固定台长度方向延伸的固定环,位于固定台上的固定环沿固定台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固定台,位于转动台上的固定环固定在转动台上,固定环内周向设有若干沿固定台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条,所有滑条均沿固定环径向滑移连接于固定环,且所有滑条的一端上均转动连接有沿固定台长度方向延伸的夹紧板,固定环上设有推动所有滑条同步沿固定环径向滑动的推动件和带动所有夹紧板转动抵紧于钢管的带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弯管之前,先将钢管插入到两组固定环内,再通过推动件推动所有滑条同步沿固定环径向滑动,使得夹紧板抵触于钢管,然后通过带动件带动所有夹紧板同步转动并抵紧于钢管的外壁,即可实现对不同外径钢管的多处抵紧固定,从而既保证了钢管在弯管过程中的稳定性,又能够夹持于不同外径的钢管;在弯管过程中,旋转转动台,转动台将带动钢管弯折,钢管将带动位于固定台上的固定环沿固定台的长度方向滑动,实现了对钢管的弯折;在弯管完成后,取消带动件对夹紧板的推动,再滑动固定台上的固定环并使其脱离于钢管,即可将钢管取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件为沿固定台长度方向延伸并设于滑条远离于夹紧板一端处的推动环,所有滑条朝向推动环的一端上均设有背离钢管倾斜并供推动环抵触的配合面,固定台上设有驱动推动环沿固定台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一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件将驱动推动环沿固定台长度方向滑动,推动环的端部将抵紧于所有滑条的配合面,并促使所有滑条均沿固定环的径向滑动,从而使得夹紧板可夹紧于不同外径的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瞿溪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瞿溪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12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备自加热及安全防护功能的电池
- 下一篇:一种建材材料性能检测前用预存保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