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堵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02032.3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0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姜立法;周世松;毛春浩;杨英豪;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王红艺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室 连通 变形缝 堵漏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堵漏结构包括:沿着变形缝的走向开挖于地下室墙体内侧面且连通于变形缝的凹槽,凹槽的宽度大于变形缝的宽度;填充于变形缝内的填缝层;填充于凹槽内且覆盖于填缝层的填槽层;两端开口且内部贯通的多个注浆管和检测管,间隔插设于凹槽内且外端和墙体内侧面齐平;通过注浆管注入凹槽内直到检测管冒浆时停止注入的注浆层;涂设于墙体内侧面且覆盖填槽层的防水砂浆层。本实用新型通过注浆管向凹槽内注浆,以渗透到凹槽内可能存在的缝隙内,填充连接填槽层和凹槽的内壁,加强凹槽内的密实度。防水砂浆层加强对变形缝的封堵防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堵漏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群体建筑小区都是带地下人防或汽车库,在车库与高层的位置都会有一个连通口相接。由于工程水文地质、结构刚度和温度变形变化,结构设计时,墙体上一般设置有变形缝。
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地下室埋置深度、土层性质、动水压力和施工质量等因素,结构的变形变化和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连通口变形缝渗漏现象多有发生,堵漏难度很大。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变形缝内设置橡胶止水板实现防水封堵,但是墙体的对应于变形缝的表面没有防护仍然存在渗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堵漏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变形缝内设置橡胶止水板实现防水封堵,但是墙体的对应于变形缝的表面没有防护仍然存在渗漏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堵漏结构,包括:
沿着变形缝的走向开挖于地下室墙体内侧面且连通于所述变形缝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变形缝的宽度;
填充于所述变形缝内的填缝层;
填充于所述凹槽内且覆盖于所述填缝层的填槽层;
两端开口且内部贯通的多个注浆管和检测管,间隔插设于所述凹槽内且外端和所述墙体内侧面齐平;
通过所述注浆管注入所述凹槽内直到所述检测管冒浆时停止注入的注浆层;以及
涂设于所述墙体内侧面且覆盖所述填槽层的防水砂浆层。
本实用新型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堵漏结构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堵漏结构通过在墙体开挖连通于变形缝的凹槽,向凹槽内填充填槽层以覆盖变形缝。在凹槽内插设注浆管和检测管,通过注浆管向凹槽内注浆,以渗透到凹槽内可能存在的缝隙内,填充连接填槽层和凹槽的内壁,加强凹槽内的密实度。在填槽层的表面加一层防水砂浆层进行防水,进一步加强对变形缝的封堵。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变形缝内设置橡胶止水板实现防水封堵,但是墙体的对应于变形缝的表面没有防护仍然存在渗漏的问题。所述凹槽的内壁为凿毛面。
本实用新型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堵漏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填槽层包括:
填充于所述凹槽内且覆盖于所述填缝层的第一堵漏层;
填充于所述凹槽内且覆盖于所述第一堵漏层的第二堵漏层;
填充于所述凹槽内且覆盖于所述第二堵漏层的第三堵漏层,所述第三堵漏的表面和所述墙体内侧齐平。
本实用新型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堵漏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堵漏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堵漏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堵漏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注浆管的内端位于所述第二堵漏层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20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金零部件生产用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影像检查轮床转移辅助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