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田间地膜回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04940.6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7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袁海涛;董灵艳;贾德新;贾立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海涛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洪中清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田间 地膜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田间地膜回收机,涉及地膜回收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台、两个立柱、收卷辊、驱动机构、抓地装置,在安装台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两个立柱相对设于安装台上,收卷辊可转动的设于两个立柱之间,驱动机构设于安装台上,用于驱动收卷辊转动,抓地装置设于安装台上,用于将安装台上锁紧在地面上方,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收卷辊转动,收卷辊转动从而可以对田间地膜进行回收,相比较现有技术采用人工回收,本申请极大地减少了人工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便于推广应用,同时在收卷辊回收田间地膜的过程中,通过抓地装置可以将安装台锁紧在地面上方,使得收卷辊回收田间地膜的过程变得更加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膜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田间地膜回收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对废旧地膜的回收主要以人工拾捡为主,机械回收废旧地膜效率很低,还不到20%。主要由于以下几点原因:一地膜本身成本很低,回收效益相对较低;二是不同种植方式的田地对回收废膜的机械有不同的要求,机械的地域适应性较差;三是农民认识不到废旧地膜残留在田间的严重危害;四是由于政府的监督扶持力度不够,没有对废旧地膜的回收进行正确的引导.据相关资料显示,除去回收渠道的局限性,一个人回收一亩地废旧地膜需要七八天的时间,一些农民就任由废旧地膜在地里自行腐烂,一些农民将回收的残膜集中堆积不予理睬,或就地焚烧处理。
在现有的地膜使用过程中,使用之后一般是将地膜直接丢弃在土地里,这种处理方法有很大的缺点,废弃的地膜会对土壤在成危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并且很多地膜可以重复利用,直接丢弃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增大农业生产的成本,人工回收地膜又会增加人工劳动量,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田间地膜回收机,解决了地膜回收过程中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田间地膜回收机,包括:
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
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相对设于所述安装台上;
收卷辊,所述收卷辊可转动的设于两个所述立柱之间;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安装台上,用于驱动所述收卷辊转动;
抓地装置,所述抓地装置设于所述安装台上,用于将所述安装台锁紧在地面上方。
优选地,所述收卷辊的一端贯穿所述立柱,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上表面,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安装台相互垂直;
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套接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外周侧;
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套接在所述收卷辊贯穿立柱的一端外周侧,且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
优选地,所述抓地装置包括:
两个支撑脚,两个所述支撑脚分别铰接在所述安装台的两侧,所述支撑脚的落地端具有第一尖刺部,且所述支撑脚的下半段设有外螺纹;
两个螺纹套,两个所述螺纹套分别螺纹连接在对应的支撑脚上,所述螺纹套的下端面固连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围绕在支撑脚的外周侧,所述螺旋杆远离螺纹套的自由端上具有第二尖刺部。
优选地,所述抓地装置还包括:
落脚板,所述落脚板外形呈L形,包括相连的竖直板和水平板,所述水平板固连在所述支撑脚上段的外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螺纹套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便于人手拧动的拧口。
优选地,所述安装台的一端还设有推动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海涛,未经袁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4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套以及汽车钥匙
- 下一篇:一种驱赶动物的农作物看护智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