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杆压缩机装置用卧式气液冷却分离器及工艺气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06438.9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9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余凯;刘懿;王晓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隆机器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F04C29/04;F04C18/16;B01D50/00;B01D5/00;B01D5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许耀 |
地址: | 2004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压缩机 装置 卧式 冷却 分离器 工艺 冷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杆压缩机装置用卧式气液冷却分离器及工艺气冷却系统,卧式气液冷却分离器包括同轴设置的设备外筒和设备内筒,设备内筒与设备外筒之间隔有环隙空间,设备内筒的两端开口并与该环隙空间相连通,且设备内筒中设有管束;环隙空间内设有用于将该环隙空间分隔为左侧空间和右侧空间的隔板,隔板左侧的设备外筒上设有进气口和高温排液口,隔板右侧的设备外筒上设有出气口和低温排液口,左侧空间内设有从右到左依次设置的左侧螺旋板和左侧丝网除沫器,右侧空间内设有从右到左依次设置的右侧螺旋板和右侧丝网除沫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设备空间,减小设备的体积、重量和占地面积,节省设备制造费用,提高其性价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杆压缩机装置用卧式气液冷却分离器及工艺气冷却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型喷液螺杆压缩机装置中的卧式气液冷却分离器。
背景技术
螺杆式压缩机装置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能源等工业技术领域,在宽广的容量和工况的范围内,逐步代替了其他种类压缩机。螺杆压缩机的基本结构是,是配置一对相互啮合的螺旋形转子(阳转子和阴转子),为了较高的压缩效率,阳转子和阴转子的啮合间隙都比较小,为避免压缩过程的温度升高造成压缩机壳体和转子热膨胀而导致转子咬合及润滑油油质恶化等原因,故需要保证压缩后的气体出口温度不能太高。因此,在喷液螺杆压缩机中通常是采用在压缩机工艺气体的同时,大量的软水或柴油等液体被喷入压缩机内,与被压缩的工艺气体形成气液混合物,所以在螺杆压缩机压缩后的流体介质是两相流体混合物(含有气态的压缩气体及蒸汽,还有液态的软水或柴油),并伴有相变化的对流传热过程。
因为有相变的传热过程的特点是相变冷凝流体要放出大量的潜热,而且流体温度基本不变。这就造成其传热量要比没有相变的工况下大很多,因此其冷却分离器不但需重点考虑强化传热技术,优化设计出高效、节能的冷却分离器,而且还需改进螺杆压缩机装置中的工艺气冷却系统,减少有相变的传热量。
在现有技术中,螺杆式压缩机装置的后换热器设计主要考虑到的是气体冷却的换热效率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强化传热技术,往往忽略了利用设备让高温液体在冷却前就通过分离排出在冷却分离器的冷却过程中,直接减少冷却分离器中的传热量,进而减小冷却分离器的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螺杆压缩机装置用卧式气液冷却分离器及工艺气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杆压缩机装置用卧式气液冷却分离器,包括同轴设置的设备外筒和设备内筒,设备内筒与设备外筒之间隔有环隙空间,设备内筒的两端开口并与该环隙空间相连通,且设备内筒中设有管束;环隙空间内设有用于将该环隙空间分隔为左侧空间和右侧空间的隔板,隔板左侧的设备外筒上设有与环隙空间相连通的进气口和高温排液口,隔板右侧的设备外筒上设有与环隙空间相连通的出气口和低温排液口,左侧空间内设有从右到左依次设置的左侧螺旋板和左侧丝网除沫器,右侧空间内设有从右到左依次设置的右侧螺旋板和右侧丝网除沫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进气口设置于设备外筒侧壁上,且位于隔板与左侧螺旋板之间靠近隔板的位置处,所述的出气口设置于设备外筒上隔板与右侧丝网除沫器之间的位置处,所述的高温排液口设置于设备外筒上位于左侧丝网除沫器左侧的位置处,所述的低温排液口设置于设备外筒上位于右侧丝网除沫器右侧的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进气口设置于设备外筒的侧壁切线方向上,所述的出气口、高温排液口和低温排液口均设置于设备外筒的侧壁正下部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该卧式气液冷却分离器还包括管箱,所述的设备外筒左端敞口并通过管束的管板与管箱连接,设备外筒右端封闭,管束的左端从设备内筒的左端延伸到管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设备内筒内还设有折流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隆机器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隆机器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64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VC管冷却用的水循环结构
- 下一篇:一种饮用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