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桩和承台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07325.0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7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毕大君;吴平;乐腾胜;郭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27/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桩和承台的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桩和设于预制桩上方的承台,承台和预制桩中分别设有水平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第一端板位于第二端板正上方,预制桩的顶端设有桩端板,沿第一端板周向向下延伸出若干根连接筋,连接筋底端连接至桩端板,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和连接筋之间填充有混凝土。本实用新型提高预制桩与承台连接部位的桩体强度,预制桩与承台连接处不易开裂破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桩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桩和承台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预制桩因其工厂化生产、施工周期短和竖向承载力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领域中,逐步成为桩基工程中的主导桩型之一。预制桩作为竖向承载构件时,与承台的连接和施工方法一直是困扰工程设计、施工人员的难题;常用的技术方法主要为桩腔内植筋后灌入混凝土,但施工现场植筋工艺复杂、难以保证钢筋锚固深度、钢筋与承台底部纵向钢筋连接不充分等,易引起预制桩与承台连接处开裂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桩和承台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提高预制桩与承台连接部位的桩体强度,预制桩与承台连接处不易开裂破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制桩和承台的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桩和设于预制桩上方的承台,承台和预制桩中分别设有水平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第一端板位于第二端板正上方,预制桩的顶端设有桩端板,沿第一端板周向向下延伸出若干根连接筋,连接筋底端连接至桩端板,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和连接筋之间填充有混凝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预制桩为带内腔的圆柱形中空结构,桩端板为对应的环状结构,第二端板设于内腔中且其横截面与内腔相适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均为圆柱形结构且通过若干根主筋相连接,第一端板的半径大于第二端板的半径,主筋沿第二端板的周向均匀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端板的外径和桩端板的外径相适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承台中设有水平层叠设置的承台配筋,承台配筋的最底层的高度低于第一端板的高度,承台配筋与主筋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预制桩和承台的连接结构,可以提高预制桩与承台连接部位的桩体强度,其中,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主筋、连接筋和箍筋可形成可预制的一体式结构,该一体式结构属于工厂化加工成品,无需现场制作,当需要连接预制桩与承台时,将该一体式结构直接在现场使用,然后在现场浇筑承台,通过浇筑灌入混凝土,形成含上下两个端板的钢筋混凝土连接刚体,简便快捷,质量易于保证,节约工期,降低造价,保证了工程质量的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 1是实施例中连接结构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 2是实施例中连接结构的纵截面示意图(连接筋未示出);
图 3是实施例中承台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预制桩;11、内腔;12、桩端板;2、承台;21、承台配筋;211、纵向筋;212、横向筋;3、第一端板;31、连接筋孔;4、第二端板;41、主筋孔;5、主筋;51、箍筋;6、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未经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73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烟机
- 下一篇:一种生物膜快速固定的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