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膜快速固定的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07387.1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5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胡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宏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C02F3/30;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膜 快速 固定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膜快速固定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上开设有处理腔;该生物膜快速固定的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有的进水口以及排水口,便于污水的进入与排出,同时设有的曝气装置,便于增加污水内的含氧量,进而给好氧层的微生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进而加快了生物膜的成长速度,因此生物膜能够快速的在填料的表面生成好氧层和厌氧层,生物膜可以更快的固定在填料表面,此外设有的污泥排放管,便于将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污泥排出,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的生物滤池中生物膜增长缓慢致使生物膜不能快速固定在填料上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膜快速固定的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常常用到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使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上,污水在流经载体表面过程中,通过有机营养物的吸附、氧向生物膜内部的扩散以及在膜中所发生的生物氧化等作用,对污染物进行分解。在生物膜反应器中,污染物、溶解氧及各种必须营养物首先要经过液相扩散到生物膜表面,进而到生物膜内部;只有扩散到生物膜表面或内部的污染物才能有机会被生物膜微生物所分解和转化,最终形成各种代谢产物(CO2、水等)。随着时间延长(30天左右),生物膜沿水流方向分布及微生物组成及对有机物降解功能达到平衡和稳定的状态,生物膜成熟,形成有机物、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的复合生态系统;
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常用的方法有生物滤池法和生物转盘法等,在生物滤池法中,使用人员通过在污水中接种微生物从而使得微生物在滤池内的填料表面上生长,然后现有的微生物较为简单,缺少相应的增加生物膜跨速增长的装置,因此生物膜的生长只能靠时间的沉淀,且在流水的作用下,生长缓慢的生物膜难以固定在填料表面,进而使得净水效率低,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生物膜快速固定的污水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膜快速固定的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生物滤池中生物膜增长缓慢致使生物膜不能快速固定在填料上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膜快速固定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上开设有处理腔。
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圆周外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圆周外壁上还设有排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排水口的一端均与所述处理腔相连通。
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底面设有污泥排放管,所述污泥排放管的一端与所述处理腔相连通,所述污泥排放管上设有球阀。
所述处理腔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设有环形管,所述处理腔的底面还呈环形等间距的设有多个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圆周外壁上呈线性等间距的设有多个曝气孔。
所述曝气装置的下方设有反冲装置,所述反冲装置包括反冲管,所述反冲管的圆周外壁上呈等间距的设有多个反冲孔,所述反冲管的一端设有进水管,所述反冲管与所述进水管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反冲管相连通,所述进水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处理腔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底面靠近边缘处呈环形等间距的紧密焊接有多个支脚。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所述环形管、所述曝气管和所述曝气孔依次首尾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所述反冲管和所述反冲孔依次首尾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水源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曝气管的数量为3至5个。
优选的,所述反冲管的整体形状呈螺旋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宏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宏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73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桩和承台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无尘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