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来水处理厂池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08084.1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5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堪正管线探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自来 水处理 厂池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自来水处理厂池体,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沉淀池,沉淀池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絮泥池,沉淀池侧壁和絮泥池侧壁开设有进水孔洞,絮泥池的侧壁连通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远离絮泥池的一端连通有无阀滤池,无阀滤池侧壁连通有第四连接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向沉淀池内部添加源水和明矾,明矾使沉淀池内部的源水内部颗粒杂质凝絮沉淀,利用过滤斗对无阀滤池内部的源水进行过滤,含有源水的杂质通过虹吸作用沿着第三连接管排到虹吸井排污池内部,利用第四连接管将无阀滤池内部的上清液导入清水池内部,清水池内部通过添加氯进行消毒,从而解决了蓄水池无法处理源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自来水处理厂池体。
背景技术
自来水厂指具有一定生产设备,能完成自来水整个生产过程,水质符合一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要求,并可作为公司内部一级核算的生产单位。
自来水厂内部蓄水池是用人工通过钢筋混凝土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是重要的雨水蓄积重要工程设施,现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修建的设备存在施工繁琐、周期长且不耐腐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自来水处理厂池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自来水处理厂池体,包括沉淀池和反应池,所述沉淀池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絮泥池,所述沉淀池侧壁和絮泥池侧壁开设有进水孔洞,所述絮泥池的侧壁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絮泥池的一端连通有无阀滤池,所述无阀滤池侧壁连通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远离无阀滤池的一端连通有清水池,所述清水池的侧壁连通有清水出水管,所述絮泥池和反应池相对一侧开设有过水孔洞。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远离絮泥池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阀门井,所述沉淀池远离絮泥池的内部横向插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沉淀池的一端连通有进水阀,所述进水阀位于阀门井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表面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有水箱,所述水箱的表面与无阀滤池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无阀滤池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虹吸井排污池,所述虹吸井排污池的内部设有第三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无阀滤池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斗,所述滤斗的内部竖直贯穿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表面竖直贯穿无阀滤池。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蜂窝斜管,所述蜂窝斜管的底端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的上端与反应池连通。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通过向沉淀池内部添加源水和明矾,明矾使沉淀池内部的源水内部颗粒杂质凝絮沉淀,通过进水孔洞将沉淀池内部沉淀过的源水进行导入絮泥池,向絮泥池内部添加酸碱进行酸碱平衡,利用进水管将沉淀池和絮泥池内部的絮状沉淀通过进水阀导入进水管内部,利用过水孔洞将絮泥池内部的源水导入反应池,源水通过蜂窝斜管到达反应池的上端,蜂窝斜管下端的沉淀下落到排污口内部,利用水箱产生负压通过第二连接管将反应池内部的源水通过第一连接管导入无阀滤池内部,利用滤斗对无阀滤池内部的源水进行过滤,含有源水的杂质通过虹吸作用沿着第三连接管排到虹吸井排污池内部,利用第四连接管将无阀滤池内部的上清液导入清水池内部,清水池内部通过添加氯进行消毒,清水池内部消毒完毕的处理液通过清水出水管导出,从而达到了快速处理源水的好处,各部件均由SUS304构成相对于现有的钢筋混凝土具有防腐蚀、耐高温、加工性能好、韧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自来水处理厂池体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自来水处理厂池体中反应池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堪正管线探测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堪正管线探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80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运行的新型鱼缸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太子参栽培用种植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