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4D环境特效无线收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10737.X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8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蒋佳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数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H03K17/72;H04B1/4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麦小婵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特效 无线 收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4D环境特效无线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转换电路、无线模块SI4463、控制器、编码开关电路和可控硅控制特效开关;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无线模块SI4463、所述可控硅控制特效开关和所述编码开关电路相连,所述电源模块转换电路分别与所述无线模块SI4463、所述可控硅控制特效开关、所述编码开关电路和所述控制器相连。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无线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从而使得能够控制特效设备电源开关,进而能够控制特效。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无线接收功能,还能够简化4D影院施工中特效设备的布线工作,提高放置特效设备位置的灵的活性,使得4D影院特效节点得到很大的扩展,进而能够使得特效更加丰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4D影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4D环境特效无线收发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4D环境特效系统是通过采用有线RS-485模块通信控制不同特效开关。然而,发明人在实践中发现,由于通信线材要有地方放置,当需要布置多个不同特效或环境较为复杂的情况下,采用有线RS485模块通信控制特效开关存在布线多、通信节点少、难以移动和灵活性弱等缺点,因此会造成施工难度增大、降低施工效率等问题;此外,还因为通信线路的损伤直接影响总线方式的通信效果,所以需要定时的检查线路,保证其正常运行,造成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在施工布线复杂,控制节点受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简化4D影院施工中特效设备的布线工作,提高放置特效设备位置的灵的活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4D环境特效无线收发系统,包括:
电源模块转换电路、无线模块SI4463、控制器、编码开关电路和可控硅控制特效开关;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无线模块SI4463、所述可控硅控制特效开关和所述编码开关电路相连,所述电源模块转换电路分别与所述无线模块SI4463、所述可控硅控制特效开关、所述编码开关电路和所述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4D环境特效无线收发系统,还包括485接收通讯电路,所述485接收通讯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所述电源模块转换电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STM32F103C8T6控制器,所述电源模块转换电路为220V转3.3V和5.0V电源模块转换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485接收通讯电路通过串口与所述STM32F103C8T6控制器相连,所述无线模块SI4463通过SPI与所述STM32F103C8T6控制器相连,所述编码开关电路通过普通IO口与所述STM32F103C8T6控制器相连,所述可控硅控制特效开关通过普通IO口与所述STM32F103C8T6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4D环境特效无线收发系统,还包括外壳,所述220V转3.3V和5.0V电源模块转换电路、所述无线模块SI4463、所述STM32F103C8T6控制器、所述编码开关电路、所述可控硅控制特效开关和所述485接收通讯电路位于一块印刷电路板上,所述印刷电路板位于所述外壳内。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电源模块转换电路、无线模块SI4463、控制器、编码开关电路和可控硅控制特效开关,能够无线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从而使得能够控制特效设备电源开关,进而能够控制特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增加无线接收功能,能够减少布线、增加通信节点,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布线艰难的工作环境,提高布线效率,降低成本。此外,还提高了特效设备放置位置的灵活性,使得4D影院特效节点得到很大的扩展,进而能够使得特效更加丰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4D环境特效无线收发系统的系统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4D环境特效无线收发系统的电源模块转换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数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数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07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箱搬运装置
- 下一篇:缸体、液压泵和液压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