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渣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12469.5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9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亮;李永锋;张文伟;高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渣收集装置,焊渣收集装置的一种方案包括第一箱体,第一箱体包括第一底板以及沿第一底板的周边设置的第一侧壁;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二箱体,第二箱体包括第二底板以及沿第二底板的周边设置的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开口;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用于可拆卸的连接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通过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第一底板上对应第一开口的第一侧边上,和/或第二底板上对应第二开口的第二侧边上设有贯通槽。焊渣收集装置的一种方案能够形成用于承接焊渣的箱体结构,操作较为简单,相对石棉布而言,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连接后可以保持固定,从而减少因焊渣收集装置移动而产生的焊渣下落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辅助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焊渣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型公共建筑类钢结构得到了蓬勃发展,钢结构的核心筒内多为竖向劲性柱,焊接时焊渣火花会向下掉落,存在烫伤人员以及造成火灾等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焊渣火花进行收集,目前常见的收集方式是在焊接部位的下方铺设石棉布,然而石棉布的铺设较为繁琐,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发生移动,难以满足竖向劲性柱焊接的焊渣收集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焊渣收集装置,操作简单,连接后可以保持固定,适用于竖向构造焊接的焊渣收集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焊渣收集装置,包括
第一箱体,第一箱体包括第一底板以及沿第一底板的周边设置的第一侧壁;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
第二箱体,第二箱体包括第二底板以及沿第二底板的周边设置的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开口;
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用于可拆卸的连接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通过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
其中,第一底板上对应第一开口的第一侧边上,和/或第二底板上对应第二开口的第二侧边上设有贯通槽。
进一步地,贯通槽包括设于第一侧边上且截面为U形的第一贯通槽,以及设于第二侧边上且截面为U形的第二贯通槽,第一贯通槽与第一贯通槽能够拼合成截面为H形的贯通槽。
进一步地,贯通槽设于第一侧边或者第二侧壁上,且截面为U形。
进一步地,贯通槽设于第一侧边或者第二侧壁上,且截面为L形。
进一步地,贯通槽包括设于第一侧边上且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一贯通槽,以及设于第二侧边上且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二贯通槽,第一贯通槽与第一贯通槽能够拼合成圆形的贯通槽。
进一步地,贯通槽包括设于第一侧边上且截面为矩形的第一贯通槽,以及设于第二侧边上且截面为矩形的第二贯通槽,第一贯通槽与第一贯通槽能够拼合成矩形的贯通槽。
进一步地,贯通槽设于第一侧边或者第二侧壁上,且截面为矩形。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侧壁的端部,且相对第一底板伸出的连接板,连接板与第二侧壁的端部贴合,并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
更进一步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沿连接板的伸出方向的间距可调。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包括独立于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设置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一侧壁的端部贴合,另一端与第二侧壁的端部贴合,连接板与第一侧壁之间,以及连接板与第二侧壁之间均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未经中建钢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24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