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气尾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12629.6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4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马丰伟;祝成祥;单志公;刘春燕;秦玉福;郑玉杰;高峰;夏维坤;谷孝海;徐贵勇;赵恺;金鑫;王一超;杜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1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子宽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气尾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出气口位置转动连接有一用于遮挡所述出气口的护盖,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管体上端的弯折段,所述出气口的端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上端与所述管体的垂直段的距离大于所述斜面下端与所述管体的垂直段的距离,所述护盖与所述出气口的顶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尾管,能防止排气尾管出气口位置进入雨水,排气尾管出气口的排气阻力小,且避免排气尾管出气口位置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排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气尾管。
背景技术
非道路系列发动机均设置有后处理系统,由于空间布局原因,导致后处理系统的排气尾管出气口直接朝向天空,这样下雨时雨水会沿排气尾管出气口进入后处理器,导致后处理系统内部的SCR载体的损坏和其它零部件的腐蚀。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会在排气尾管出气口位置设置防雨盖,所述防雨盖转动连接在排气尾管出气口位置。以上结构设置,需要尾气推开防雨盖,使排气阻力增加,且防雨盖随排气尾管出气口的排气气流大小随时关闭开启,关闭时由于防雨盖与尾管的端面磕碰,会不断发出噪声。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排气尾管,能防止排气尾管出气口位置进入雨水,排气尾管出气口的排气阻力小,且避免排气尾管出气口位置的噪音,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尾管,能防止排气尾管出气口位置进入雨水,排气尾管出气口的排气阻力小,且避免排气尾管出气口位置的噪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气尾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出气口位置转动连接有一用于遮挡所述出气口的护盖,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管体上端的弯折段,所述出气口的端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上端与所述管体的垂直段的距离大于所述斜面下端与所述管体的垂直段的距离,所述护盖与所述出气口的顶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气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圆筒,所述护盖上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圆筒上。
优选地,所述转轴为销轴或螺杆。
优选地,所述护盖为圆形板,所述护盖的直径不小于所述管体的截面外径。
优选地,所述护盖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圆筒配合使用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护盖与所述支撑板通过依次插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一圆筒和第二连接孔内的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护盖靠近所述出气口的面上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垫块,所述垫块均布在与所述出气口的端面对应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垫块靠近所述出气口的面上设置有柔性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柔性保护层为高温硅胶层。
优选地,所述护盖为金属材质的板。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气尾管,通过在出气口位置设置用于遮挡出气口的护盖,能够防止排气尾管的出气口进入雨水;由于管体为“L”型弯管,出气口设置在管体1上端的弯折段,护盖与出气口的顶端转动连接,在排气气流较小时,护盖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回落,出气口的端面为相对管体的垂直段上长下短的斜面,使得护盖回落时与出气口的端面之间存在缓冲距离,避免护盖回落时直接磕碰产生的异响噪声;由于护盖回落时与出气口的端面之间存在的缓冲距离,护盖未打开时,护盖与出气口之间也存在排气空隙,使得排气尾管出气口的排气阻力小,小气流的尾气也能顺利排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26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造纸的可拆卸卷纸辊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泳生产线控制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