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试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12643.6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5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童小根;张凯峰;孟刚;罗作球;路飞;王博;姚源;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6 | 分类号: | G01N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199 陕西省西安市航***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试模,涉及混凝土生产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模体,沿竖直方向开设于所述模体顶壁的试模腔,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模体顶壁的料斗,所述料斗顶壁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底部与所述试模腔内壁重合的进料腔,所述料斗外壁固接有内壁可与所述模体外壁接触的支撑框。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防止混凝土于试模表面堆积过多而导致难以清理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试模。
背景技术
混凝土试件是检验结构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方法之一,制作混凝土试块的过程中,用铁铲将混合搅拌好的混凝土加入试模中,采用振实台将混凝土振实,待混凝土试块在试模内凝固成型后,再将混凝土试块从试模内拿出来进行检测。
将混凝土加入试模内腔时,若使用的铁铲大小和试模大小相似或比试模开口小会延长筑模时间;若使用的铁铲过大则混凝土容易粘附到试模外表面,而试模中的混凝土未凝结硬化之前,不能对试模进行清理,否则会对已形成完整密实的混凝土结构体产生破坏,不能真实、客观的反映硬化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结果,一般要间隔24h待混凝土凝结硬化形成强度后才可脱模并对试模表面进行清理。此时由于间隔时间长,水泥浆体凝结在试模表面,对于一些高强和高性能混凝土,其浆体与试模表面具有更大的粘性,势必将大大增加试模清理过程中的工作量和清洁难度,再加之脱模后若没有及时清理,随时间延长,试模表面粘附的水泥浆体将产生更大的粘结强度,很难完全清理掉,在清理敲击过程中若用力太大还易造成试模的破损甚至报废,影响正常使用,并且也增加了购置试模的成本。
公告号为CN2650107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试模,包括塑料制成的模体,模体内设有带拔模锥度的混凝土模块腔,模体的外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把手,模体的底壁具有通气孔。使用时,将混凝土填充至模体的混凝土模块腔内,制成试验用的混凝土块,在需要脱模时,由作业人员握住两个把手,提起模体,再将混凝土模块腔中的混凝土块倒出来。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将混凝土加入试模的过程中容易将混凝土倒入试模顶壁,导致难以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试模,其具有可防止混凝土于试模表面堆积过多而导致难以清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试模,包括模体,以及沿竖直方向开设于所述模体顶壁的试模腔,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模体顶壁的料斗,所述料斗顶壁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底部与所述试模腔内壁重合的进料腔,所述料斗外壁固接有内壁可与所述模体外壁接触的支撑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作试块时,首先将支撑框套设于模体外壁,并使得料斗底壁和模体顶壁接触,之后再将混凝土倒入试模腔内,将混凝土倒入之后将混凝土表面抹平至平行于模体顶壁,并将多余的混凝土从进料腔拿出,将混凝土于试模腔内注入好之后,由作业人员将支撑框从模体外壁沿竖直方向拔出,从而便可带动料斗与模体顶壁分离。通过设置料斗与模体顶壁接触,可防止将混凝土加入试模腔内时,混凝土粘附于模体顶壁导致试模制作结束之后混凝土难以清理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框中任一组正对的两侧壁沿水平方向均滑移连接有一端可伸入所述进料腔内的分离板,所述支撑框和料斗侧壁沿水平方向贯穿开设有供所述分离板穿过的通槽,所述分离板底壁滑移连接于所述模体顶壁,分离板中平行于所述分离板运动方向的两侧壁滑移连接于所述进料腔平行于所述分离板运动方向的两内壁,所述支撑框侧壁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分离板的紧固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未经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2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工地现场快速施工的变形模板
- 下一篇:一种防护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