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装螺母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14186.4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0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钱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东创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叁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4 | 代理人: | 杜立光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螺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螺母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装螺母治具,包括二次定位底模,所述二次定位底模通过位置调节机构连接有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安装有前模夹螺母机构,所述前模夹螺母机构上设有四个打螺母气缸,所述前模夹螺母机构一侧设有固定安装在工作台面上的后模夹螺母机构,所述后模夹螺母机构上设置有夹螺母气缸,所述工作台面正面上固定安装有取成品机构,所述取成品机构上设有取成品气缸,所述取成品机构通过定位机构连接有产品。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全自动装配螺母,解决了手动植入螺母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螺母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装螺母治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产品中塑胶结构件的连接方式有多种,而螺纹连接最为常见,因此在注塑成型时先要将螺母与结构件相连接,便于后期安装时旋接螺丝。
传统的螺母植入多为手动植入,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浪费了极大的人工成本,无法满足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因此,采用自动机械作业取代手工作业已成为螺模装配治具的发展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手动植入螺母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全自动装螺母治具。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装螺母治具,包括二次定位底模,所述二次定位底模通过位置调节机构连接有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安装有前模夹螺母机构,所述前模夹螺母机构上设有四个打螺母气缸,所述前模夹螺母机构一侧设有固定安装在工作台面上的后模夹螺母机构,所述后模夹螺母机构上设置有夹螺母气缸,所述工作台面正面上固定安装有取成品机构,所述取成品机构上设有取成品气缸,所述取成品机构通过定位机构连接有产品。
优选地,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四根丝杆,四根所述丝杆分别固定在二次定位底模顶面四角上,且四根丝杆顶部均贯穿工作台面,四根丝杆顶部均固定有位于工作台面上方的挡块,每个所述丝杆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筒。
优选地,所述二次定位底模顶面上竖直固定有机械手限位柱,所述机械手限位柱的长度小于丝杆长度。
优选地,所述二次定位底模顶面上竖直固定有后模定位导柱,所述后模定位导柱贯穿工作台面且与其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四个螺纹柱,四个所述螺纹柱分别固定在取成品机构顶面四角上,每个所述螺纹柱上均螺纹连接有与产品底部固定的螺母,每个所述螺母侧面两端均固定有转动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安装在机箱上,操作工先把螺母放到机箱上的震动盘上,震动盘震动把螺母打到二次定位模上,机箱上的机械手感应到螺母后,过来抓取螺母,然后机械手再取走产品,机械手配合后模夹螺母机构对产品后模螺母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机械手配合前模夹螺母机构对产品前模螺母进行安装,完成螺母安装之后,机械手走开放成型好的产品,上述整个装配螺母的过程为全自动进行,解决了手动植入螺母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装螺母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体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二次定位底模1、工作台面2、前模夹螺母机构3、打螺母气缸4、后模夹螺母机构5、夹螺母气缸6、取成品机构7、取成品气缸8、产品9、丝杆10、挡块11、螺纹筒12、机械手限位柱13、后模定位导柱14、螺纹柱15、螺母16、转动把手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东创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东创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41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位准确的复式楼电梯导向系统
- 下一篇:预制楼板加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