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劲芯扩底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14920.7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1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邱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晓光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44;E02D5/48;E02D5/7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红阳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劲芯扩底桩 | ||
一种劲芯扩底桩,包括桩身和桩头,所述桩头设置于桩身底部;所述桩身和桩头均由多个复合层构成;所述复合层填充有填充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劲芯扩底桩,桩身内设置有多个复合层,通过复合层之间的摩擦力增加桩身整体承载能力,另外在桩身底部设置桩头,使其接触面积大,摩擦力更大,进一步提升桩身整体承载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市政交通工程基础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劲芯扩底桩。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高层建筑及市政交通工程的发展,桩基及桩工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发展也是突飞猛进;桩主要是由侧壁、桩端提供足够的承载力,减小上部结构的沉降,确保建筑物安全;目前桩的承载力主要来源于桩侧壁的摩阻力以及桩端摩阻力,所以提高桩侧壁的摩阻力以及桩端摩阻力能够有效提升桩的承载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劲芯扩底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劲芯扩底桩,包括桩身和桩头,所述桩头设置于桩身底部;所述桩身和桩头均由多个复合层构成;所述复合层填充有填充物。
进一步的,所述桩头为球形,桩头采用冲击或挤扩方式成型;所述桩头设置有三层复合层,复合层内设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为碎砖、砂石、干硬砼或流态砼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桩身的截面为圆形、方形或者多边形一种;所述桩身由三层复合层构成,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外层和中间层的填充物为水泥土或者混凝土,内层的填充物为混凝土或者预制桩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劲芯扩底桩,桩身内设置有多个复合层,通过复合层之间的摩擦力增加桩身整体承载能力,另外在桩身底部设置桩头,使其接触面积大,摩擦力更大,进一步提升桩身整体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桩身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桩身截面图;
其中,1、桩身,2、桩头,11、外层,12、中间层,13、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劲芯扩底桩,包括桩身1和桩头2,所述桩头2设置于桩身1底部;所述桩头2为球形,桩头2内设置有三层复合层,三层复合层由外到内依次填充碎砖、砂石和干硬砼,碎砖、砂石和干硬砼均通过冲击沉管夯实;所述桩身1截面为方形,桩身1由多个复合层构成,包括外层11,中间层12和内层13;桩身1成型时通过锤击方式先加工外层11,外层11内填充有水泥土;待外层11成型后,再填充中间层12,中间层12的填充物为水泥土;待中间层12成型后,最后填充内层13,内层13填充物为钢筋混凝土。
实施例二
如图1和3所示,一种劲芯扩底桩,包括桩身1和桩头2,所述桩头2设置于桩身1底部;所述桩头2为球形,桩头2内设置有三层复合层,每一层复合内均填充有干硬砼,干硬砼通过挤扩方式夯实;所述桩身1界面为圆形;桩身1由多个复合层构成,包括外层11,中间层12和内层13;所述外层11和中间层12为混凝土,内层13为预制桩体;桩身1成型时通过静压方式成型,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变,故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晓光,未经邱晓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49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素纤维发热体可控电采暖散热器
- 下一篇:一种快餐快速计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