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可循环使用的静载荷试验桩钢桩帽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16644.8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2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陆凤卫;张守年;谭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永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循环 使用 载荷 试验 桩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可循环使用的静载荷试验桩钢桩帽,其特征是:钢桩帽是由一对半圆形钢筒合抱并紧箍在基桩的上端形成基桩上端钢抱箍,基桩上端钢抱箍的顶边不底于基桩的顶部平面的高度,在基桩上端钢抱箍上放置端头钢板,载荷试验装备安装在端头钢板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保护桩头,其钢桩帽可拆卸后重复使用,减少资源浪费,其制作为安装过程简便、高效,尤其适用于钻孔灌注桩、CFG桩和预应力管桩等多种桩形作为静载试验的桩顶加强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载荷试验桩钢桩帽,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特别适用于钻孔灌注桩、CFG桩和预应力管桩等多种桩型作为静载试验时的桩顶加强处理用静载荷试验桩钢桩帽。
背景技术
桩基工程施工前应进行试桩,工程桩施工完成后按规范需抽取1%且不少于3根工程桩做静载荷试验检测。钻孔灌注桩、CFG桩和预应力管桩等所有试验桩在做静载荷试验前,为确保桩头不被压碎,均需对桩头进行加强处理。传统的方法是在桩头0.5~1m范围加钢筋、箍筋和钢筋网片,再用高于桩身强度1个等级的砼进行浇筑,形成钢筋砼浇筑桩帽,其存在如下不足:一是支模、钢筋网制作、砼浇筑等做工复杂,功效低;二是砼强度养护期长,延误施工工期;三是不可重复施作;四是钢材和砼浪费较多;五是在检测结束后需要凿除,费工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简易可循环使用的静载荷试验桩钢桩帽,以适用于钻孔灌注桩、CFG桩和预应力管桩等多种桩形作为静载试验的桩顶加强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简易可循环使用的静载荷试验桩钢桩帽的特点是:所述钢桩帽是由一对半圆形钢筒合抱并紧箍在基桩的上端形成基桩上端钢抱箍,所述基桩上端钢抱箍的顶边不低于基桩的顶部平面的高度,在所述基桩上端钢抱箍上放置端头钢板,载荷试验装备安装在所述端头钢板上。
本实用新型简易可循环使用的静载荷试验桩钢桩帽的特点也在于:设置所述基桩上端钢抱箍的顶边高出基桩的顶部平面2-3mm,并在端头钢板与基桩的顶部平面之间密实填充黄砂。
本实用新型简易可循环使用的静载荷试验桩钢桩帽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半圆形钢筒的两边设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翼板,翼板上设置通孔,在所述翼板与半圆形钢筒之间设置加强肋板;合抱的一对半圆形钢筒在所述通孔中利用高强螺栓和高强螺帽紧固连接。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中的半圆形钢筒的加工及其与翼板的焊接加工等工艺,是根据桩径需求在生产车间一次成型,制作简易、尤其对于试验桩头的安装,过程简便、速度快,安全高效;
2、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中,在试桩荷载施加完成卸载后可拆卸回收,并可重复使用,避免资源浪费;
3、本实用新型相对已有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桩帽,大大缩短了工期、减少了钢材、混凝土和人工的使用,节约资源,绿色环保;
4、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基桩上端钢抱箍的顶边高出基桩的顶部平面,并在其间密实填充黄砂,使得桩端受力均匀,有效避免桩端顶部因不平整引起的应力集中,进而造成桩端被压坏,结构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基桩上端钢抱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基桩上端钢抱箍,2翼板,3加强肋板,4高强螺栓,5高强螺帽,6端头板、7基桩、8黄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永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永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66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藏式插座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控制设备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