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级电动小儿颈部动脉及静脉穿刺训练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17003.4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2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宁海涛;陆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海涛;陆晓玲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高敏 |
地址: | 650118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级 电动 小儿 颈部 动脉 静脉 穿刺 训练 模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级电动小儿颈部动脉及静脉穿刺训练模型,包括一半身小儿模型(1),小儿模型(1)包括模型芯子(11)及皮肤(12),在模型芯子(11)内设置有动脉血管(13)和静脉血管(14),其中动脉血管(11)和静脉血管(12)按人体解剖位置分布于小儿模型(1)颈部左右侧,小儿模型(1)配有动静脉循环系统机座(2),该模型为仿生设计,模型技术领先、手感逼真,提供给练习者与临床相吻合的股部动脉及股部深静脉穿刺技术练习,如:血气分析、选择性血管造影和治疗、导管置入、血液透析治疗、动脉采血、动脉置管术、深静脉穿刺、深静脉植管等练习,可用于与临床相吻合的小儿股部动脉及股部深静脉穿刺技术操作考试及技术技能竞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领域教学器材,尤其涉及高级电动小儿颈部动脉及静脉穿刺训练模型。
背景技术
在医学教学中,目前课堂上只注重理论教学,没有模型且不能在真人体上练习,尤其对于颈部深静脉的练习更加无法进行实操教学,实习生只有进入医院生产实习时才有机会实际操作,但如今医患关系紧张,在患者身上练习的机会很小,对于小儿来说更是如此。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级电动小儿颈部动脉及静脉穿刺训练模型。
具体采用了以下设计结构及设计方案:
高级电动小儿颈部动脉及静脉穿刺训练模型,包括用于与动静脉循环系统机座(2)连接使用的一半身小儿模型(1),小儿模型(1)包括模型芯子(11)及皮肤(12),在模型芯子(11)内设置有动脉血管(13)和静脉血管(14),其中动脉血管(13)和静脉血管(14)按人体解剖位置分布于小儿模型(1)颈部左右侧,且左右动脉血管(13)和静脉血管(14)下端设有连接阀(15)。
优选的,所述小儿模型(1)与动静脉循环系统机座(2)可分离。
优选的,所述静脉血管(14)内径0.2mm。
优选的,所述动脉血管(13)内径为1-2.5mm,动脉血管(13)内压可维系在120mmHg,出针不漏液。
优选的,所述动脉血管(13)和静脉血管(14)上端向小儿模型(1)外延伸,便于与动静脉循环系统机座(2)连接。
优选的,所述皮肤(12)为高仿真的柔软材质制成,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后不留针眼。
优选的,所述连接阀(15)在使用时为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介绍如下:
将小儿模型(1)的动脉血管(13)和静脉血管(14)与动静脉循环系统机座(2)连接,小儿模型(1)与动静脉循环系统机座(2)进入血循环状态,分别形成密闭式的静脉血循环和脉搏,均可以在左右动脉血管(13)位置触摸到动脉搏动,练习者可以在动脉搏动的引导下进行穿刺训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模型技术领先、手感逼真,可提供给练习者与临床相吻合的颈部动脉及颈部深静脉穿刺技术练习,练习者可按临床要求进行如:血气分析、选择性血管造影和治疗、导管置入、血液透析治疗、动脉采血、动脉置管术、、深静脉穿刺、深静脉植管等练习,而且可用于与临床相吻合的小儿颈部动脉及颈部深静脉穿刺技术操作的练习、考试及技术技能竞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动静脉循环系统机座的内部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海涛;陆晓玲,未经宁海涛;陆晓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70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放置物品的计算机键盘
- 下一篇:一种室外用干式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