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用电信息化的配电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17765.4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4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豪;甘黎阳;欧阳闰平;李让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凡立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2/06 | 分类号: | G01R22/06;G01R3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用电 信息化 配电箱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箱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用电信息化的配电箱,包括主控制模块和若干个并行的从控制模块,若干个所述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均通过电表连接电网,若干个所述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若干个用电设备,若干个所述从控制模块通过CAN总线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通过网线连接有上位机,所述上位机连接有绝缘检测模块,所述绝缘检测模块用于监测配电箱是否发生漏电,并向所述上位机发送漏电信号。本实用新型能够获取不同用电设备的用电量,还能够及时发现漏电事故,避免烧坏用电设备,有助于提高用电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箱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用电信息化的配电箱。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户一表”政策的实施以及多种电价制度的执行,常规抄表方式的质量和效率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人工抄表已明显跟不上社会的步伐,一是不能实时的检测设备的工作状态,二是人工处理数据效率太低,容易出错,数据不容易统计;IC卡电表开放的读写窗口,易受外界攻击,造成控制系统失效,还有很容易被解密,造成假卡泛滥,给物业管理部门和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配电箱均装有电表,但是这种配电箱至少还存在以下缺陷:第一,无法获取不同用电设备的用电量;第二,当发生漏电故障时,容易烧坏用电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用电信息化的配电箱,能够获取不同用电设备的用电量,还能够及时发现漏电事故,避免烧坏用电设备,有助于提高用电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用电信息化的配电箱,包括主控制模块和若干个并行的从控制模块,若干个所述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均通过电表连接电网,若干个所述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若干个用电设备,若干个所述从控制模块通过CAN总线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通过网线连接有上位机,所述上位机连接有绝缘检测模块,所述绝缘检测模块用于监测配电箱是否发生漏电,并向所述上位机发送漏电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用电信息化的配电箱的一种改进,所述从控制模块包括电压检测单元和电流检测单元,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用电设备的电压,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表和所述用电设备之间的电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用电信息化的配电箱的一种改进,所述主控制模块设置有计时器,所述计时器用于记录所述从控制模块的工作时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用电信息化的配电箱的一种改进,所述主控制模块和所述从控制模块均设置有调试端口,所述调试端口连接于所述上位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用电信息化的配电箱的一种改进,上位机设置有故障输入模块,所述故障输入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通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用电信息化的配电箱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固定于所述从控制模块和所述主控制模块的表面,所述绝缘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位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用电信息化的配电箱的一种改进,所述上位机设置有按钮和显示屏,所述按钮和所述显示屏均连接于所述主控制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用电信息化的配电箱的一种改进,所述上位机为PLC控制器或单片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用电信息化的配电箱的一种改进,所述基于用电信息化的配电箱还包括壳体,所述从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及所述电表均容置于所述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凡立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凡立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77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GCS出线柜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装的非隐蔽式配线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