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电叶片扰流板及扰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0397.9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2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绿动风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06 | 分类号: | F03D1/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冯贺珍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新市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 扰流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能发电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风电叶片扰流板,包括挡板,连接板与挡板的一端连接,搭接板设置在挡板的两侧边上,挡板与连接板之间的交界线与搭接板靠近连接板的一端平齐,且挡板与两侧的搭接板之间的交界线分别与连接板的两侧面平齐。还提出了一种风电叶片扰流装置,包括扰流板,扰流板为多个,用于排列设置在叶片压力面上,搭接板上设置有搭接面,相邻扰流板的搭接面之间相互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风能利用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能发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风电叶片扰流板及扰流装置。
背景技术
风电叶片是风力发电设备的重要部件,通常情况下,需要将风电叶片的根部与轮毂连接。风电叶片主要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主梁、腹板,壳体包括前缘和后缘、叶根和叶尖,叶根与轮毂连接。
一般地,风电叶片设计时由于考虑结构因素,叶根弦长不能过大,这样导致叶片根部利用率过低。为了避免由于叶根设计造成的能量损失,各国技术人员设计出了涡流发生器、格林襟翼等,这些小部件都能够对叶根位置风能利用率提升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这些结构复杂,风能利用效果差强人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电叶片扰流板及扰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风能利用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风电叶片扰流板,包括挡板,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挡板的一端连接,
搭接板,所述搭接板设置在所述挡板的两侧边上,所述挡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的交界线与所述搭接板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平齐,且所述挡板与两侧的所述搭接板之间的交界线分别与所述连接板的两侧面平齐。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板的两侧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分别形成锐角区域和钝角区域。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加强肋,所述加强肋设置在所述钝角区域,所述加强肋的一边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加强肋的另一边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板为条形或弧形。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件包括均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的板一和板二,所述板一的截面和所述板二的截面均为三角形,所述板一、所述板二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形成安装槽,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一种风电叶片扰流装置,包括扰流板,所述扰流板为多个,用于排列设置在叶片压力面上,所述搭接板上设置有搭接面,相邻所述扰流板的所述搭接面之间相互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搭接面为平面。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板的两侧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分别形成锐角区域和钝角区域,所述锐角区域靠近叶片的前缘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从叶片的前缘到后缘,所述扰流板位于叶片压力面弦长40%~80%位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多个所述扰流板的所述搭接面依次连接,从所述叶根到所述叶尖,多个所述扰流板逐渐向叶片的后缘靠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绿动风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保定绿动风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03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的陶瓷骨料休闲步道
- 下一篇:一种成年女性用导尿管外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