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ICC置管用颈静脉压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0425.7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4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柯凯敏 |
地址: | 23001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icc 管用 颈静脉 压迫 | ||
本实用新型属于PICC穿刺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ICC置管用颈静脉压迫器。本压迫器包括按压部以及导向套筒,导向套筒的轴线平行按压部的施力方向,导向套筒筒腔内设置压杆;压杆通过轴线平行导向套筒轴向的拉簧或压簧;导向套筒处径向贯穿设置有孔型长度方向平行导向套筒轴向的腰型贯穿孔;腰型贯穿孔的位于导向套筒外的外孔端处设置刻度且刻度沿腰型贯穿孔孔型长度方向依序布置,压杆处设置有匹配刻度的便于操作者观察压杆所在位置的指示箭头。本实用新型其通过量化指标的方式,从而能以合适力度来方便的实现协助护士对患者穿刺侧颈静脉的高效和准确的定点压迫需求,操作门槛低,按压力度亦可得到有效保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PICC穿刺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ICC置管用颈静脉压迫器。
背景技术
PICC即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其属于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且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的深静脉置管。PICC广泛应用于肿瘤及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但PICC在置管过程中由于肿瘤患者疾病及个体体质因素,置管时如果患者体位不正确,头颌未能向肩部靠拢,会使得颈静脉与锁骨下静脉夹角未能形成锐角,此时导管尖端易误入颈静脉,从而置管失败。有文献报道常规PICC置管误入颈静脉的发生率为17.95%。临床上为预防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尖端误入颈静脉,惯常采取手压迫颈静脉法,也即在进行PICC置管时,由协助护士用手部大鱼际肌来压迫患者穿刺侧颈静脉,从而人为的将患者的颈静脉与锁骨上静脉之间夹角形成为锐角。上述操作方式由于纯为人工操作,按压力度、强度纯凭协助护士的经验而定,甚至时常需操作者和协助护士反复沟通方能达到最优化的置管效果,整个流程繁复冗长,不仅极大的增加了操作者及协助护士的工作强度,降低了置管效率,同时也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PICC置管用颈静脉压迫器,其通过量化指标的方式,从而能以合适力度来方便的实现协助护士对患者穿刺侧颈静脉的高效和准确的定点压迫需求,操作门槛低,按压力度亦可得到有效保证,最终有效提升现有PICC置管的置管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PICC置管用颈静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本压迫器包括用于直接压迫患者穿刺侧颈静脉的按压部以及底端固接于按压部顶端处的导向套筒,导向套筒的轴线平行按压部的施力方向,导向套筒筒腔内设置压杆;压杆通过轴线平行导向套筒轴向的拉簧或压簧,从而可在导向套筒筒腔内产生弹性的轴向往复直线动作,且压杆的伸出导向套筒的顶端面的一端构成供使用者握持的手柄端;导向套筒处径向贯穿设置有孔型长度方向平行导向套筒轴向的腰型贯穿孔;腰型贯穿孔的位于导向套筒外的外孔端处设置刻度且刻度沿腰型贯穿孔孔型长度方向依序布置,压杆处设置有匹配刻度的便于操作者观察压杆所在位置的指示箭头。
优选的,所述压杆外形呈上细下粗的二段式阶梯轴状,压杆的大轴径段与导向套筒筒径一致以便于两者产生轴向导向滑移动作;拉簧套设于压杆的小轴径段上,拉簧的一端固接于压杆的轴肩处,拉簧的另一端沿压杆轴线向上延伸后固接于导向套筒顶端处;由压杆的大轴径段处径向的向腰型贯穿孔内延伸有凸柱,以使得凸柱与腰型贯穿孔间构成滑轨导向配合关系;所述凸柱伸出腰型贯穿孔的外孔端的一端处设置所述指示箭头。
所述导向套筒顶端筒口处设置内螺纹,本压迫器包括螺纹端盖,螺纹端盖与导向套筒顶端筒口间构成同轴的螺纹固接配合关系;螺纹端盖处同轴的贯穿设置有供压杆的小轴径段穿出的安装孔,拉簧的顶端固接在位于导向套筒顶端处的螺纹端盖底端面的挂环处。
优选的,本压迫器还包括导向环,导向环的外环面与安装孔孔壁间构成过盈配合,导向环的内环壁处回转配合有滚珠,各滚珠沿导向环轴线而周向环绕均布;所述压杆的小轴径段处凹设有导向弧槽,且各导向弧槽槽长方向平行压杆轴向,滚珠滚动配合于导向弧槽槽腔内,以使得导向环与压杆的小轴径段间构成滚动式的导向配合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04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舱室复合板防火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定位到层智能型密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