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进气质量提高柴油发动机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2890.4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4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白皜;朱践知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理创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2 | 分类号: | F02M35/02;F02M35/024 |
代理公司: | 天津英扬昊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27 | 代理人: | 徐忠丽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质量 提高 柴油发动机 燃烧 效率 节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善进气质量提高柴油发动机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属于柴油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机箱、进气管和金属筒,所述机箱的顶端一侧伸出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的外侧可拆卸连接有金属筒,所述金属筒尾端的尾管与进气管螺纹连接,所述金属筒的前端螺纹连接有筒盖,且筒盖的前端伸出有空管,所述金属筒的内腔中部嵌入有金属框,所述金属框的中心开设有通孔,其通过设有筒盖和尾管,将尾管从进气管旋出,将筒盖从金属筒顶端旋出,然后将金属筒内部的金属丝网和金属框等部件倒出,更换合成纤维毡、玻璃纤维层和金属框组成的滤芯,解决了柴油发动机进气端的过滤芯难以更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进气质量提高柴油发动机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柴油发动机是燃烧柴油来获取能量释放的发动机。它是由德国发明家鲁道夫·狄塞尔(Rudolf Diesel)于1892年发明的,为了纪念这位发明家,柴油就是用他的姓Diesel来表示,而柴油发动机也称为狄塞尔发动机(Diesel engine),柴油发动机的优点是扭矩大、经济性能好。柴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与汽油发动机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每个工作循环也经历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但由于柴油机用的燃料是柴油,它的粘度比汽油大,不容易蒸发,而其自燃温度却比汽油低,因此,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及点火方式都与汽油机不同。不同之处主要有,柴油发动机的气缸中的混合气是压燃的,而非点燃的。柴油发动机工作时,进入气缸的是空气,气缸中的空气压缩到终点的时候,温度可以达到 500-700℃,压力可以达到40—50个大气压。活塞接近上止点时,供油系统的喷油嘴以极高的压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向气缸燃烧室喷射燃油,柴油形成细微的油粒,与高压高温的空气混合,可燃混合气自行燃烧,猛烈膨胀产生爆发力,推动活塞下行做功,此时温度可达1900-2000℃,压力可达60-100个大气压,产生的扭矩很大,所以柴油发动机广泛的应用于大型柴油设备上。
1、现有技术的柴油发动机在进气口过滤空气改善发动机的进气质量,使得发动机内部的空气压缩后与柴油粒子之间的燃烧更加充分,从而达到对燃料节能的作用,而现有技术的柴油发动机过滤部件结构简单,其中空内腔的空间难以起到过滤作用,造成空气过滤不充分,带有杂质的空气影在压缩后影响柴油的燃烧,进而无法达到节能效果。
2、现有技术的柴油发动机其空气过滤装置一般为整体铸成,且过滤筒和筒盖之间为了防止人员失误开启而直接焊接牢固,但这样的过滤筒在维护时不方便取出过滤芯进行更换,影响过滤筒的后续使用,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改善进气质量提高柴油发动机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善进气质量提高柴油发动机燃烧效率的节能装置,其通过设有金属筒、金属丝网、金属框、玻璃纤维层、合成纤维毡和竹炭块,在金属框之间存在有合成纤维毡组成的内管,而内管的外侧包裹有玻璃纤维层组成的外管,在内管的中空内部放入有竹炭块,空气进入金属筒被金属丝网组成的圆盘过滤掉较大颗粒杂质,接着被金属框之间的合成纤维毡和玻璃纤维层拦截吸附细小杂质,在合成纤维毡组成的内管中有多孔的竹炭块吸附细小杂质,然后充分过滤杂质的空气从进气管进入机箱被压缩,解决了柴油发动机吸入杂质空气影响柴油充分燃烧的问题,实现了优质空气压缩与柴油充分燃烧,进而达到节约柴油和节约能源的目的,其通过设有筒盖和尾管,将尾管从进气管旋出,将筒盖从金属筒顶端旋出,然后将金属筒内部的金属丝网和金属框等部件倒出,更换合成纤维毡、玻璃纤维层和金属框组成的滤芯,解决了柴油发动机进气端的过滤芯难以更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理创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科理创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28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