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型气钻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3995.1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2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唐越;李天池;高凡;贾小东;刘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B45/04 | 分类号: | B23B45/04;B25F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106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气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型气钻,其包括气钻本体,气钻本体的壳体内设置有气动电机,气动电机的转轴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延伸出气钻本体的前端与钻头夹头固定连接;气钻本体的手持部内设置有导气通道,导气通道的上端与气动电机的进气管连接,导气通道上设置有横向的活塞管,活塞管内设置有两个活塞,活塞杆穿过活动管道与手持部上设置的按钮连接;导气通的下端与手持部底端安装的连接头连接。本方案利用压缩的气压,驱动气动电机进行工作,作为气钻的动能;密封性良好,可实现无火花工作,可运用于高瓦斯矿井中,体现其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型气钻。
背景技术
气钻是一种手持式气动工具,主要用于对金属构件的钻孔工作,尤其适用于薄壁壳体件和铝镁等轻合金构件上的钻孔工作。但是现有的气钻结构复杂,密封性不好;由于气钻需要不停的断气与通气,控制通气与断气的气阀容易出现气体泄漏的情况,密封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性良好的手持型气钻。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手持型气钻,其包括气钻本体,气钻本体的壳体内设置有气动电机,气动电机的转轴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延伸出气钻本体的前端与钻头夹头固定连接;气钻本体的手持部内设置有导气通道,导气通道的上端与气动电机的进气管连接,导气通道上设置有横向的活塞管,活塞管内设置有两个活塞,两个活塞均固定在活塞杆上,且两个活塞之间设置有间隙;活塞杆穿过活动管道与手持部上设置的按钮连接,且活塞杆与活动管道间隙设置;导气通的下端与手持部底端安装的连接头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头为空心的连接螺栓,连接螺栓与手持部底部开设的螺纹孔连接,连接螺栓与充气装置的气管固定连接,螺纹孔的底部与导气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螺纹孔底部安装有弹簧。
进一步地,按钮活动设置在手持部上开设的卡槽内,卡槽与活动管道之间设置有挡圈,活塞杆穿过挡圈,挡圈与按钮之间设置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利用压缩的气压,驱动气动电机进行工作,作为气钻的动能;当电钻需要工作时,按下按钮,两个活塞向右侧移动,打开导气通道,压缩的空气进入气动电机,气动电机工作。活塞管内采用两个活塞进行断气与通气,气体不会从活塞管内泄漏,密封性良好,并且结构简单;避免了采用电子器件的阀门进行通气与断气,可实现无火花工作,可运用于高瓦斯矿井中,体现其安全性。
连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在手持部的底部,拆装方便,同时底部的弹簧在连接头装配好后,给予回弹力,避免连接头松动;挡圈和按钮之间的弹簧能有效使活塞回弹,只有当按压住按钮时,导气通道才能被打开,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手持型气钻的结构剖视图。
其中,1、钻头夹头,2、传动轴,3、气动电机,4、活塞管,5、活塞,6、导气通道,7、弹簧,8、螺纹孔,9、连接头,10、活塞杆,11、活动管道,12、挡圈,13、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39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