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系统直流电源硅链开路保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5724.X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8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裴超;刘志林;冉孟兵;李承灿;滕飞;范川;郑野;甘洪丽;代昀杨;王曼;张凌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江北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系统 直流电源 开路 保护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直流电源硅链开路保护系统,所述硅链由多个硅链单元串联形成,包括控制器、开路检测控制电路、继电器以及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继电器的个数与硅链单元的个数相同,所述继电器的开关与对应的硅链单元并联,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继电器的开关的闭合与断开,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端与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第二控制端与开路检测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的第三控制端与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开路检测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还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准确检测硅链的开路状态,并在开路出现时及时执行相应的开路保护,从而有效确保直流电源系统的稳定运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直流电源硅链开路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直流电源系统能满足正常运行和事故状态下的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断路器分合闸、控制、信号、事故照明、不间断电源UPS等需要;硅链是直流电源系统中极为重要的部件,用于调节充电母线HM和控制母线KM之间的电压,确保断路器不会勿动,硅链在工作过程中不允许开路,如果出现开路,则容易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手段对硅链的开路进行准确检测以及及时执行开路保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直流电源硅链开路保护系统,能够准确检测硅链的开路状态,并在开路出现时及时执行相应的开路保护,从而有效确保直流电源系统的稳定运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直流电源硅链开路保护系统,所述硅链由多个硅链单元串联形成,包括控制器、开路检测控制电路、继电器以及继电器控制电路;
所述继电器的个数与硅链单元的个数相同,所述继电器的开关与对应的硅链单元并联,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继电器的开关的闭合与断开,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端与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第二控制端与开路检测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的第三控制端与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开路检测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还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1、电阻R1、二极管D2、二极管D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2、三极管Q3以及可控硅SCR1;
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于直流电源系统的充电母线,电阻R1的另一端与通过继电器的线圈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作为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端与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还与可控硅SCR1的负极连接,可控硅SCR1的正极通过电阻R5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可控硅 SCR1的控制极作为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第二控制端;
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2接电源VCC,电阻R3的一端连接于电源VCC,电阻R3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4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和电阻R4 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 Q3的基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作为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第三控制端;
其中,三极管Q2为P型三极管。
进一步,所述开路检测控制电路包括直流电流互感器ZCT、电流采集电路、第一比较电路、电压采集电路、第二比较电路以及输出控制电路;
所述直流电流互感器ZCT设置于硅链的输入侧,电流采集电路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流互感器ZCT的输出端连接,电流采集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比较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入端设置于硅链的输出端,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比较电路和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输出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输入端和第二控制输入端连接,输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可控硅SCR1的控制极以及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江北供电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江北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57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驱动电路及照明设备
- 下一篇:一种X射线设备测试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