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折叠臂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6119.4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8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伍业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业权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42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折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折叠臂,包括把手杆和前叉内管件,把手杆的底端设有上壳体,前叉内管件的顶端设有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固定,其中,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对应第一转轴的另一侧设置有锁扣机构,锁扣机构包括第二转轴、扭力弹簧件、卡接杆和手柄,第二转轴上穿插有卡接杆,扭力弹簧件套接在第二转轴上,且扭力弹簧件的一端绕设固定在卡接杆上,另一端卡接固定在上壳体内侧,且下壳体通过第三转轴连接手柄,手柄的内侧面对应卡接杆设有容置腔,通过将锁扣机构实现把手杆和前叉内管件相扣紧,不但便于把手杆和前叉内管件的装拆,轻松省力,还减少折叠臂受摩擦而使接触面磨损,延长折叠臂的使用寿命,增强折叠自行车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折叠臂。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管件折叠器通常将该手柄上的卡接杆相对手柄设计成固定式(无法转动),而且卡接杆和受卡杆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其用途主要是通过卡接杆与受卡杆间的刚性作用达到稳固抵接定位的作用,但是,由于卡接杆相对手柄是固定式设置,卡接杆和受卡杆间存在较大的摩擦作用,在转动手柄的过程中,比较费力,卡接杆与受卡杆的接触面容易受摩擦而使接触面磨损,产生摩擦刮痕之现象,严重影响了产品美观,且有可能因经常性摩擦,使卡接杆与受卡杆的接触面摩损变薄,降低卡接杆与受卡杆间的稳固抵接定位作用,严重时可能致使管件间突然发生非人为操作性折叠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折叠臂,不但便于把手杆和前叉内管件的装拆,轻松省力,还减少折叠臂受摩擦而使接触面磨损,延长折叠臂的使用寿命,增强折叠自行车安全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折叠臂,包括把手杆和前叉内管件,所述把手杆的底端设有上壳体,所述前叉内管件的顶端设有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固定,其中,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对应第一转轴的另一侧设置有锁扣机构,所述锁扣机构包括第二转轴、扭力弹簧件、卡接杆和手柄,所述上壳体上对应第一转轴的另一侧设有凸耳,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凸耳上,且第二转轴上穿插有卡接杆,所述扭力弹簧件套接在第二转轴上,且扭力弹簧件的一端绕设固定在卡接杆上,另一端卡接固定在上壳体内侧,所述下壳体上对应凸耳设有第三转轴,且下壳体通过第三转轴连接手柄,所述手柄的内侧面对应卡接杆设有容置腔。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杆对应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设有杆头,该杆头呈圆弧状。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的一端设有对应杆头的卡制承窝,所述卡制承窝呈圆弧状。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末端一侧设置有受力件。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杆上套接有夹持件,该夹持件沿把手杆垂直方向延伸出呈“L”型的夹持块,该夹持块表面设有防滑纹,所述手柄上设有对应夹持块的夹持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锁扣机构置于第一转轴的另一侧用于锁紧上壳体和下壳体,手柄向凸耳方向并拢,第二转轴上的卡接杆滑入下壳体的容置腔,使得卡接杆牢靠地卡固在容置腔内,实现了把手杆和前叉内管件相扣紧,不但便于把手杆和前叉内管件的装拆,轻松省力,还减少折叠臂受摩擦而使接触面磨损,延长折叠臂的使用寿命,增强折叠自行车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把手杆1、前叉内管件2、上壳体3、下壳体4、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6、扭力弹簧件7、卡接杆8、杆头80、手柄9、受力件91、夹持孔92、凸耳10、第三转轴11、容置腔12、卡制承窝120、夹持件13、夹持块13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业权,未经伍业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61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打孔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