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角膜环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6402.7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7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邓海艳;黄琼;占梦琪;宋红芬;徐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齐晨洁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角膜 环切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角膜环切机,包括:环切床;取膜装置;第一调节装置,第一调节装置设于环切床上;第二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设于第一调节装置上;第三调节装置,第三调节装置设于第二调节装置上;以及转动连接于连接法兰上的环形切刀,环形切刀位于取膜装置的外围并与取模装置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中取膜装置通过连接法兰设于第三调节装置上,且取膜装置可穿过连接法兰并可沿连接法兰的高度方向上下滑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压力传感器实时感应取膜钵贴合于眼膜时的贴合压力,从而判断取膜钵及环形切刀是否位于眼球正中,以便保证后续对病变角膜进行精准的圆形切割及后续缝合新角膜时切口的对齐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角膜环切机。
背景技术
在角膜移植手术中,用角膜环钻环切患者角膜的过程中是整个手术最为关键的操作,其原理是用角膜环钻对患者角膜进行环切切除,然后将正常的角膜供体移植到患者的眼球上。环切切除操作过程是先将角膜环钻的刀口置于患者角膜上,然后用一只手轻轻的缓缓按压角膜环钻的体部上端,用另一只手接触体部的外侧以转动角膜环钻,从而使角膜环钻切取患者的角膜,但由于角膜为横椭圆形,现有环钻在环切角膜时不能完全契合角膜形态,容易破坏上方及下方的角膜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自适应角膜环切机,旨在自适应性调整环形切刀并使其位于眼球正中,从而保证后续对病变角膜进行精准的圆形切割及后续缝合新角膜时切口的对齐作业。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适应角膜环切机,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
环切床;
可贴合于眼膜上并测得至少两个对称点上贴合压力值的取膜装置;
根据贴合压力值沿环切床的长度方向调节取膜装置相对位置的第一调节装置,第一调节装置设于环切床上;
根据贴合压力值沿环切床的宽度方向调节取膜装置相对位置的第二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设于第一调节装置上;
根据贴合压力值沿环切床的高度方向调节取膜装置相对位置的第三调节装置,第三调节装置设于第二调节装置上,取膜装置通过连接法兰设于第三调节装置上,且取膜装置可穿过连接法兰并可沿连接法兰的高度方向上下滑动;以及
转动连接于连接法兰上的环形切刀,环形切刀位于取膜装置的外围并与取模装置同轴设置。
上述的自适应角膜环切机,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取膜装置包括:
传感器底座,传感器底座穿过连接法兰并可沿连接法兰的高度方向上下滑动;
可贴合于眼膜上并将环切后眼膜取下的取膜钵,取膜钵的横截面呈椭圆形,且取膜钵与传感器底座同轴设置;
抵接簧,抵接簧套设于传感器底座上,且抵接簧的一端抵接于连接法兰上,其另一端抵接于传感器底座上;
两个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沿取膜钵的短轴方向对称分布,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底座连接于传感器底座上,第一压力传感器的探头均连接于取膜钵上;以及
两个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沿取膜钵的长轴方向对称分布,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底座连接于传感器底座上,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探头连接于取膜钵上。
上述的自适应角膜环切机,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调节装置包括:
两条滑轨,滑轨沿环切床的宽度方向间隔设于环切床上,滑轨沿环切床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两个滑块,滑块对应嵌设于滑轨上,滑块可沿滑轨往复滑动;以及
两个第一丝杆电机,第一丝杆电机设于环切床上,且滑块分别对应螺旋连接于第一丝杆电机中的丝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64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池排水口的防溺水装置
- 下一篇:高效微生物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