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携式无线通讯信号干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6460.X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3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里;柴远波;李伟;杨冰鑫;梁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B1/10 | 分类号: | H04B1/10;H04K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邓小颖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无线通讯 信号 干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携式无线通讯信号干扰装置,包括主机板和天线,天线将主机板产生的无线通讯信号Input还依次经过干扰滤除电路、阻抗匹配电路和放大调频电路之后再传输至天线发射端。有效的解决了无线通讯信号因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衰减而影响到无线通讯信号的传输、接收的质量问题。本实用新型干扰滤除电路将天线接收的主机板产生的500‑940MHz的无线通讯信号Input之外的干扰信号通过给滤除掉,然后经过射极跟随电路进行电路的阻抗匹配,从而抑制无线通讯信号自身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反射干扰,最后经过放大调频电路后将无线通讯信号进行放大稳定后再传输至天线发射端上,提高了无线通讯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可携式无线通讯信号干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申请号为200620000641.8的可携式无线通讯装置,通过对可携式无线通讯装置的主机板(可携式无线通讯装置可为一平板电脑、一笔记型电脑等任何包含天线的无线通讯装置)采用了材质具有隔离电波作用的壳体进行包覆,避免了主机板上的电子元件产生的射频干扰影响到主机板的工作,也避免了无线通讯信号在传输至天线时造成信号传输、接收的效率降低的问题。但采用壳体包覆主机板的方法会造成使用不便,不采用壳体进行包覆就会无法抑制主机板上的电子元件产生的射频干扰和环境产生的例如电磁干扰、邻频干扰、噪声干扰进而影响到无线通讯信号传输、接收的质量,并且无线通讯信号在传输至天线发射端时也会产生幅度衰减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可携式无线通讯信号干扰装置,具有构思巧妙、人性化的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可携式无线通讯装置在没有壳体进行包覆的情况下其产生的无线通讯信号在传输时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幅度衰减导致无线通讯信号传输、接收时质量受到影响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机板和天线,所述天线接收主机板产生的无线通讯信号Input,再由天线发射端将无线通讯信号进行向外传输,天线还将无线通讯信号依次经过干扰滤除电路、射极跟随电路和放大调频电路之后再传输至天线发射端上,所述干扰滤除电路的目的是将天线接收的500-940MHz的无线通讯信号Input之外的干扰信号给滤除掉,然后经过射极跟随电路抑制无线通讯信号自身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反射干扰,最后经过放大调频电路后将无线通讯信号进行放大稳定后再传输至天线发射端上,以提高无线通讯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天线接收主机板产生的无线通讯信号Input先经过干扰滤除电路中的通过电阻R2、电容C2、电阻R3和电容C3组成的RC串并联选频网络的作用将除500-940MHz的无线通讯信号Input之外的其他频率的信号给滤除掉,然后进入射极跟随电路进行电路的阻抗匹配,从而抑制500-940MHz的无线通讯信号自身产生的反射干扰,最后进入放大调频电路将无线通讯信号传输至天线发射端上,解决了无线通讯信号因在传输中受到外界干扰和衰减而影响到无线通讯的传输、接收的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64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料电池冷却循环系统
- 下一篇:燃料电池电堆制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