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及预紧对拉支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6823.X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4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鲍丹宇;叶帝江;高新宇;赵子钦;黄其敏;庄金平;陈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8B1/14 | 分类号: | B28B1/14;B28B23/02;E04C2/3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陆帅;蔡学俊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叠合 拉支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及预紧对拉支模结构,包括叠合板本体,叠合板本体衔接端的胡子筋均斜向弯曲有弯折部,与传统直胡子筋相比,本申请的叠合板胡子筋具有弯折部,减小了外伸长度,叠合板通过倾斜放置可以快速安装,避免叠合板胡子筋与框架梁的顶部纵向钢筋产生碰撞,加快施工效率,减少人工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及预紧对拉支模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在主体结构部分或全部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装配而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为了保证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与整浇结构等同,需要采取相应可靠的构造措施及施工方法,保证装配式结构中的预制部分、现浇部分、节点等能够协同工作,并确保其受力性能等于或者高于整浇结构。
目前,梁柱使用现浇施工,板采用预制叠合板也是现今常用的施工方式之一,但是在楼板采用预制叠合板而混凝土梁为现浇的体系中,当现浇混凝土梁宽度较大时,需采用四肢箍筋时,梁顶纵向钢筋与叠合板外伸“胡子筋”存在碰撞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及预紧对拉支模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捷高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包括叠合板本体,叠合板本体衔接端的胡子筋均斜向弯曲有弯折部。
优选的,弯折部均向下弯曲45度。
一种采用斜向出筋预制叠合板的预紧对拉支模结构,包括梁模板以及对称位于梁模板两侧的木模板,木模板上均设置有单向叠合板,两单向叠合板均包括叠合板本体,叠合板本体衔接端的胡子筋均斜向弯曲有弯折部,两单向叠合板相邻衔接端的对应弯折部之间均经箍体预紧对拉连接。
优选的,木模板上表面在梁模板的梁成型腔腔口边缘均设置有泡沫胶条,单向叠合板均放置在木模板上表面,泡沫胶条均压设在单向叠合板下表面。
优选的,木模板对称设置在梁模板的梁成型腔腔口两相对边缘侧;梁模板包括竖向支撑架,竖向支撑架顶部设置有龙骨,龙骨顶部设置有木砖,木砖顶部设置有具有对拉筋的梁成型腔;木模板底部均设置有龙骨,木模板的衔接端均与同侧梁模板的梁成型腔腔口边缘齐平;梁模板的梁成型腔内布置有梁纵筋与梁箍筋,纵向两相邻梁箍筋之间为用以安装箍体的空间。
优选的,箍体为拉筋套筒,拉筋套筒均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的内部两端设有螺向相反的内螺纹孔,每端内螺纹孔螺接有呈“J”字形的拉勾,拉勾的弯钩部与同侧的弯折部对勾。
优选的,箍体为普通箍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构造简单,与传统直胡子筋相比,本申请的叠合板胡子筋具有弯折部,减小了外伸长度,叠合板通过倾斜放置可以快速安装,避免叠合板胡子筋与框架梁的顶部纵向钢筋产生碰撞,加快施工效率,减少人工工作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叠合板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支模结构的施工状态示意图一。
图3为支模结构的施工状态示意图二。
图4为支模结构的施工状态示意图三。
图5为外伸钢筋弯折防裂辅助工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外伸钢筋弯折防裂辅助工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外伸钢筋弯折防裂辅助工具的使用示意图。
图8为支模结构的施工状态示意图四。
图9为图8中梁成型腔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68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阴道消毒设备
- 下一篇:一种血液透析用内瘘护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