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好的输液软袋生产用分膜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7117.7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9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朱仲强;刘文军;罗成鑫;刘思川;谭鸿波;葛均友;王昌斌;马东;罗雅兵;谭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70/04 | 分类号: | B31B70/04;B31B70/20;B31B160/1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性 输液 生产 用分膜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性好的输液软袋生产用分膜器装置,属于输液软袋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分膜柱、安装固定杆、轴承和固定套,分膜柱的一端为大端、另一端为小端且分膜柱呈锥形,所述安装固定杆的一端与分膜柱的大端连接,安装固定杆上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壁固定在支架的安装孔内,且安装固定杆的另一端穿过支架的安装孔设置,固定套安装在安装固定杆穿过支架的安装孔的部分且紧贴轴承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膜器采用了全新的圆锥式设计,大大减少了与膜材相磨檫的机率,进一步提高了膜材的使用的安全性,即保证了分膜安全也保证了人员安全,整体无棱角,可进一步的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软袋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安全性好的输液软袋生产用分膜器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软袋是目前最安全的输液包装材料之一,不含任何增塑剂,包材与药液接触无任何反应,无吸附现象,无玻璃瓶的析碱现象,是一种优质的材质。其具有:重量小,不易破碎,减少药液被污染的机会,抗低温性好的优点。
输液软袋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分膜器,分膜器的作用是将制备输液软袋的膜材分开,便于制袋机上料。
现有的分膜器均是一个平行面板10,如图1所示,体积相对较大,在平行面上设计有圆弧20,且有安装孔30,需要使用时,先将分膜器通过安装孔30安装在支架上,将膜材6分开后,套进分膜器中,设备运行时,连续自动的将膜材6分开,达到使用要求。
由图1可以得知,现有的方案中虽然分膜器上设计了有圆弧20,能起到一定的分膜效果,但圆弧20处始终与膜材6相接触,与膜材的接触面40较大,会产生塑料屑,存在污染输液用品的风险。
由图1可以得知,整个分膜器倒圆角差,棱角部分容易造成人员在更换膜材或将膜材套在分膜器上时受到损伤。
由上图1可以得知,现有的方案中,安装孔30与膜材6相接触的位置较近,也会造成磨损物的产生,同时膜材之间会有静电产生,会造成磨损物吸附到袋内,存在污染输液用品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平行面板式的分膜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性好的输液软袋生产用分膜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性好的输液软袋生产用分膜器装置,包括分膜柱、安装固定杆、轴承和固定套,分膜柱的一端为大端、另一端为小端且分膜柱呈锥形,所述安装固定杆的一端与分膜柱的大端连接,安装固定杆上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壁固定在支架的安装孔内,且安装固定杆的另一端穿过支架的安装孔设置,固定套安装在安装固定杆穿过支架的安装孔的部分且紧贴轴承设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膜器采用了全新的圆锥式设计,进一步减少了与膜材接触部分,在运行过程中,分膜柱会随膜材的运动而在轴承内转动,这样与膜材同步进行动作,分膜柱与膜材之间的摩擦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大大减少了与膜材相磨檫的机率,进一步提高了膜材的使用的安全性,降低磨损物的产生,圆锥式分膜器整体采用了圆形过度,即保证了分膜安全也保证了人员安全,整体无棱角,可进一步的提高产品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分膜柱的小端的端部设有半球形倒角。半球形倒角既能对膜材起到防护作用,也能在换料时防止扎伤操作者。
进一步的,所述分膜柱的内部开设有密闭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一端为大端、另一端为小端且空腔呈锥形。分膜柱的内部开设有密闭的空腔能减轻分膜柱的重量,便于分膜柱随膜材的运动而在轴承内转动,大大减少了与膜材相磨檫的机率,同时,空腔的结构为缩小比例的分膜柱的结构,也就是说分膜柱内部的空腔均匀设置,防止分膜柱重量不均匀,在运动的过程中产生自转,增加与膜材之间的滑动摩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71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