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镜片以及防护眼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0122.3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8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周思成;唐忆君;贺建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7/10 | 分类号: | G02C7/10;G02B1/14;G02B1/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01299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镜片 以及 防护眼镜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镜片以及防护眼镜,所述镜片包括基片层,以及分别设置在基片层两侧的加硬层、可见光增透膜层、防辐射防紫外层以及阻隔层;所述镜片具有较好的防紫外性能、防红外性能、防辐射性能、附着力、抗冲击强度、耐摩擦强度以及硬度,并对可见光具有较高的透过率;通过加硬层、可见光增透膜层和防辐射防紫外层的配合使用,能够增加镜片的防红外、防紫外以及防辐射的性能,并能对可见光具有较高的透射率,从而保证视野宽阔的前提下,并对眼睛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领域,涉及一种镜片以及防护眼镜。
背景技术
眼睛是人类观察世界的窗口,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显而易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在日常生活中对眼睛造成伤害的光线主要有紫外线、可见光以及红外线。一直以来,人们对紫外线以及可见光的防护非常重视,却疏于对红外光的防范,但是在太阳辐射的光波中,10%为紫外光能量,40%左右是可见光,剩余50%左右则是红外光。
红外线是一种波长介于0.7~500um之间比红光波长更长的不可见光,穿透力比紫外线更强,眼睛受红外线刺激过多,眼球内部的视网膜就会受伤。而且由于眼球中含有较多液体,对红外线吸收较强,一定强度的红外线(主要是近红外)直接照射眼睛时可引起白内障。由于红外线具有强穿透的特点,所以普通光学镜片对红外线几乎没有过滤作用。
紫外线约占太阳光线的5%,当紫外线没有被吸收而直接照射在皮肤上时会对皮肤造成灼伤,加速皮肤的老化,同时紫外线直接照射眼睛,同样会对眼睛造成巨大的伤害。
CN105549140A主要是通过在减反射膜层和加硬层之间镀上铜、金、银、白金等来达到吸收红外线的效果,对于780~2000nm波长的红外线具有阻断效果,其对设备的要求高,制作工艺复杂,且没有防护紫外线的功能。
CN107957600A公开了一种增透防红外镀膜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镜片基体和基体内外两面的加硬层,所述内外两面的加硬层表面都镀有对近红外光具有反射作用、对可见光具备增透减反射作用的增透防红外膜层,该镜片的反射主波长范围在450~500nm。该增透防红外镀膜树脂镜片能提高可见光透光率同时降低红外光透过率,又能提高膜层粘结力防止膜层脱落,且简化了膜层,简化了工艺,降低镜片厚度,而且镜片美观、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但是其仅具有防红外线的作用,不能同时起到防紫外线和防辐射的效果。
防护眼镜对于在特定光照环境下工作的人群,比如说从事电焊、锅炉、炼钢等工作的人佩戴此种眼睛可以起到对眼睛的保护作用。日常佩戴可以有效的保护眼睛,起到预防眼睛疾病的作用。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同时防红外线、防紫外线以及防辐射的镜片非常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片以及防护眼镜,所述镜片具有较好的防紫外性能、防红外性能、防辐射性能、附着力、抗冲击强度、耐摩擦强度以及硬度,并对可见光具有较高的透过率;通过加硬层、可见光增透膜层和防辐射防紫外层的配合使用,能够增加镜片的防红外、防紫外以及防辐射的性能,并能对可见光具有较高的透射率,从而保证视野宽阔的前提下,并对眼睛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为达到此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片,所述镜片包括基片层,以及分别设置在树脂层两侧的加硬层、可见光增透膜层、防辐射防紫外层以及阻隔层。
本实用新型的镜片具有较好的防红外性能、防紫外性能、防辐射性能、附着力、抗冲击强度、耐摩擦强度以及硬度,并具有较好的可见光透过率;其中加硬层一方面具有增加镜片硬度的性能,另一方面还具有较好的防红外效果,且不会影响可见光的增透效果;可见光增透膜层能够减少对光线的反射,从而增加对光线的透射率,从而保证镜片的视野;防辐射防紫外层具有较好的防辐射以及防紫外线的功能;阻隔层起到隔水隔油等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01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加工用烘干装置
- 下一篇:发动机排气系统及其缓冲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