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电容器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1127.8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5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曾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通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5/14 | 分类号: | H01G5/14;H01G5/011;H01G5/01;H01G5/0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电容器 补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电容器补偿装置,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该一体化电容器补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相对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有两个分别与正极板和负极板连接的导电头,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远离导电头的一侧均插接有可伸缩的延伸极板,所述延伸极板靠近导电头的一侧安装有防脱板,该一体化电容器补偿装置,通过延伸极板伸出正极板和负极板,可增加正极板和负极板的面积以提高电荷存储量,从而提高电容量实现对电容器的补偿,散热鳍叶增加了壳体的外表面积,增加该装置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冷热对流速率,有助于对电容器进行降温,避免放电过快导致温度过高而损坏电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化电容器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由两块金属电极之间夹一层绝缘电介质构成,当在两金属电极间加上电压时,电极上就会存储电荷,所以电容器是储能元件,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组成一个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由电容器的极板和电介质组成,现有的电容器电流荷载过大时易毁坏,同时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若降温不及时也易损坏电容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电容器补偿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电容器电流荷载过大时易毁坏,同时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若降温不及时也易损坏电容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一体化电容器补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相对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有两个分别与正极板和负极板连接的导电头,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远离导电头的一侧均插接有可伸缩的延伸极板,所述延伸极板靠近导电头的一侧安装有防脱板,所述防脱板的两侧均安装有圆弧的滑块,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侧部的延伸极板远离导电头的一侧分别连接有顶移磁板和底移磁板,所述顶移磁板和底移磁板远离导电头的一侧磁场方向相反,所述壳体远离导电头的一侧安装有侧壳,所述侧壳远离壳体的一侧内壁安装有马达,所述侧壳的外壁安装有与马达电性连接的开关,所述马达的输出端相对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旋转顶磁杆和旋转底磁杆,所述旋转顶磁杆和顶移磁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磁场方向相同,所述旋转底磁杆和底移磁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磁场方向相同。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外壁卡接有密布的散热鳍叶,且散热鳍叶为弯弧的片状。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与散热鳍叶相适配的卡槽,且卡槽的内部填充有导热硅胶。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外壁棱角处开设有圆弧,且圆弧外壁圆滑。
进一步,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靠近导电头的一侧内壁均固定有插杆,所述延伸极板的侧壁开设有与插杆相适配的插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电容器补偿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体化电容器补偿装置,通过延伸极板伸出正极板和负极板,可增加正极板和负极板的面积以提高电荷存储量,从而提高电容量实现对电容器的补偿,有效的提高了该电容器的耐用性。
2、该一体化电容器补偿装置,散热鳍叶增加了壳体的外表面积,增加该装置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冷热对流速率,有助于对电容器进行降温,避免放电过快导致温度过高而损坏电容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极板与延伸极板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通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通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11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的底脚架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带电条件下非接触式高压取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