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中焦油采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5237.1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1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江洪明;黄桂林;王悦;郭捷昕;孔令昌;崔大光;杨泽榕;梁广;马冰洋;张少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珠海检测院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龙哺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气化 燃气 焦油 采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中焦油采样器,包括洗气机构、制冷机构、净燃气采集机构和焦油采集机构,通过制冷机构使第一洗气段腔体和第二洗气段腔体内温度维持在0℃左右,采样条件温和,通过净燃气采集机构和焦油采集机构可同时采样焦油和净燃气,提高采样效率,设备可以连续不间断运行,每次采样仅需添加溶剂和更换采样溶液储存器,完成一次采样可立即进行下一次采样,采样方便快捷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热解气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中焦油采样器。
背景技术
生物质气化燃气是以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食用菌渣、禽畜粪便、污水污泥等含有生物质体的物质为原料,在高温下,生物质体热解或者气化分解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资源性气体组分为氢气、一氧化碳和少量低分子碳氢气等,其他成分为氮气、二氧化碳、水分、焦油和颗粒物等,生物质受热刚产生时的生物质气还含有一定热量。现有技术对生物质气化燃气中焦油和净燃气的采样分别采用不同的装置,采样过程复杂,采样效率低下,并且为了达到较高的焦油采集率,焦油采样装置需要6-8个采样瓶,部分采样瓶需要在-20℃以下的低温水浴中下工作,采样过程、装置复杂,采样条件苛刻,难以连续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中焦油采样器,能实现对焦油和净燃气的一体化采样,提高采样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中焦油采样器,包括:
洗气机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洗气段腔体、玻璃过滤器和第二洗气段腔体,所述第一洗气段腔体和所述第二洗气段腔体通过玻璃过滤器连通,所述第二洗气段腔体内设有和外部连通的进气管,所述第一洗气段腔体上设有第一溶剂加入口,所述第二洗气段腔体上设有第二溶剂加入口;
制冷机构,包括制冷机,及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洗气段腔体和所述第二洗气段腔体上的第一冷却夹套和第二冷却夹套,所述第一冷却夹套和第二冷却夹套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冷却夹套、第二冷却夹套分别通过第一冷媒管道、第二冷媒管道和所述制冷机连通;
净燃气采集机构,包括和所述第一洗气段腔体连通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用于采集第一洗气段腔体内的气体;
焦油采集机构,包括和所述第二洗气段腔体连通的溶液储存器,所述溶液储存器用于采集第一洗气段腔体和第二洗气段腔体内的液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中焦油采样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制冷机构使第一洗气段腔体和第二洗气段腔体内温度维持在0℃左右,采样条件温和,通过净燃气采集机构和焦油采集机构可同时采样焦油和净燃气,提高采样效率,设备可以连续不间断运行,每次采样仅需添加溶剂和更换采样溶液储存器,完成一次采样可立即进行下一次采样,采样方便快捷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管上从与所述第一洗气段腔体连接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有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抽气泵、第三三通阀、流量调节阀门、转子流量计、压力表、第一温度计、累计流量计、第四三通阀和净燃气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三通阀和所述流量调节阀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二三通阀和所述溶液储存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三通阀连接有排空管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玻璃过滤器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垫片,所述第一洗气段腔体、第二洗气段腔体和玻璃过滤器、垫片通过锥形夹夹紧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冷媒管道上设有第二温度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珠海检测院,未经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珠海检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52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