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熬制中药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6066.4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8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释延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雪山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B01F15/02;B01F7/18 |
代理公司: | 昆明盈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8 | 代理人: | 李岿 |
地址: | 6502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中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制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熬制中药的装置。该熬制中药的装置包括熬制罐和铰接在其上方的密封盖,熬制罐其内部中央设有放药筒,其底部设有出液管和加热仓,放药筒其表面开设有若干引流孔,其中央设有搅拌器,出液管其前端设有过滤网,其中部设有手动阀,加热仓内部安装有电加热管,加热仓内填充有导热油;熬制罐其内部设有感温探头,其外壁上设有温控器,温控器分别与感温探头和电加热管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自动熬制中药的装置,解决了现有中药熬制装置缺少搅拌功能、药液中的药渣无法分离和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制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熬制中药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现如今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中药的特殊药性,使其在服用的时候需要严格控制其熬制的时间的方法,一旦熬制过程出现差错,其药效效用将大打折扣。而如今市面上的熬制中药的装置都是将药材放置在熬药筒中,一次性加够水,药材在熬煮过程中,药材缺少搅拌功能,药性并未完全释放出来,减少了药效,而且得到的药液中混有诸多药渣,影响中药质量。此外目前的加热方式升温不均匀,导致部分药材未煮透,药材使用不够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自动熬制中药的装置,解决了现有中药熬制装置缺少搅拌功能、药液中的药渣无法分离和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自动熬制中药的装置包括熬制罐和铰接在其上方的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熬制罐其内部中央设有放药筒,其底部设有出液管和加热仓,所述放药筒其表面开设有若干引流孔,其中央设有搅拌器,所述出液管其前端设有过滤网,其中部设有手动阀,所述加热仓内部安装有电加热管,加热仓内填充有导热油;所述熬制罐其内部设有感温探头,其外壁上设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分别与感温探头和电加热管电连接。
所述搅拌器包括设置在密封盖上的驱动电机和驱动电机下方的搅拌桨。
所述密封盖一端通过铰轴与熬制罐铰接,另一端通过锁扣与熬制罐插接。
所述密封盖上设有安全阀,所述出液管末端连接有水泵。
所述熬制罐下方设有脚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中药熬制装置缺少搅拌功能、药液中的药渣无法分离和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通过设置搅拌器,能在熬药的过程中进行搅拌,同时配合放药筒上的引流孔,形成了大范围的循环流动加热,让中药药性更好地释放在药液中。通过电加热管加热在加热仓内的导热油,其升温快,加热均匀,防止部分药材未煮透,药材使用不充分。通过设置放药筒能隔离大部分药渣,过滤网隔离细小药渣,从而使药渣与药液彻底分离,提高熬制药液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熬制罐,2-密封盖,3-加热仓,4-放药筒,5-引流孔,6-铰轴,7-搅拌器,8-安全阀,9-感温探头,10-温控器,11-过滤网,12-出液管,13-水泵,14-电加热管,15-导热油,16-脚轮,17-锁扣,18-搅拌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雪山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雪山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60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调节遮阳棚的座椅
- 下一篇:一种阳春砂仁种植用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