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筒状零件合拢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6134.7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8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良;魏宝利;王海涛;唐怡;矫显明;王乃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0 |
代理公司: | 葫芦岛天开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0 | 代理人: | 魏勇 |
地址: | 125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件 合拢 调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筒状零件合拢调整装置。在两半圆环板之间通过圆环板对接螺栓使两半圆环板组成圆环板,在圆环板四周穿接有调整螺栓。本实用新型装置将以往的钉焊改为机械固定,取消了钉焊工装需要对零件进行预热、后热,工装切割后需要打磨、探伤和补焊等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柱体筒状零件合拢过程中在零件上钉焊工装对零件母材造成伤害。通过拆卸避免了卧式合拢时胎架对装置使用的影响,同时不影响零件合拢后测量工序的进行。将柱体筒状零件合拢过程中零件自身圆度调整与合拢调整一次性完成。适宜作为筒状零件合拢调整装置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机械领域用于合拢工序中调整零件自身圆度和零件位置的合拢调整装置,具体地说是筒状零件合拢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筒状零件的合拢施工方法是在待合拢的两零件母材上钉焊工装进行施工的,钉焊施工前需要对零件进行预热,零件局部受热会使零件冷加工过程中的残余应力释放,从而影响零件的圆度。钉焊的工装需要同母材材质相同,且易对零件母材造成伤害,工装拆除时需要用气割切除,将切割后母材上剩余的疤痕打磨干净并做探伤。若母材钉焊部位存在缺陷时,需要对母材进行补焊处理,补焊前需要进行预热,补焊后进行打磨、探伤。针对目前此种零件合拢施工方法存在工序繁杂、成本较大、施工效率低下等缺点,需要设计制作筒状零件合拢调整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筒状零件合拢调整装置。该装置通过在两半圆环板之间设置圆环板对接螺栓使两半圆环板对接成圆环板,在圆环板上辐射状设置有调整螺栓,解决筒状零件对接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在两半圆环板之间通过圆环板对接螺栓使两半圆环板组成圆环板,在圆环板四周穿接有调整螺栓。
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装置将以往的钉焊改为机械固定,取消了钉焊工装需要对零件进行预热、后热,工装切割后需要打磨、探伤和补焊等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柱体筒状零件合拢过程中在零件上钉焊工装对零件母材造成伤害。通过拆卸避免了卧式合拢时胎架对装置使用的影响,同时不影响零件合拢后测量工序的进行。将柱体筒状零件合拢过程中零件自身圆度调整与合拢调整一次性完成。适宜作为筒状零件合拢调整装置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调整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整装置A-A断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整装置立式合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整装置卧式合拢示意图。
图中,1.半圆环板,2.圆环板对接螺栓,3.调整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两半圆环板1之间通过圆环板对接螺栓2使两半圆环板组成圆环板,在圆环板四周穿接有调整螺栓3。
在筒状零件合拢部位焊接有塞块,用于调整两件圆筒对接水平度与顺直度。
使用过程:
筒状零件立式合拢时:先将下部圆筒吊到装配胎架上,在下部零件合拢口部位钉焊塞块,测量下部零件满足有关技术要求后,吊装调整装置将装置通过下部顶紧螺栓装卡到下部零件外表面,高度位于上、下零件的合拢口部位,使得上部顶紧螺栓能够装卡到上部零件外表面。装置装卡过程中监测下部零件上端口圆度,使其满足技术要求后吊装上部合拢零件,通过装置上部顶紧螺栓调整并测量上部零件的安装位置、圆度和上、下零件的板壁差及垂直度,满足要求后将塞块与上部零件钉焊,完成立式合拢,然后拆卸调整装置的连接螺栓,将装置移除后测量合拢完成后零件的有关测量项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61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包带收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检具联动式夹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