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园林水域蓝藻捕捞用围隔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6400.6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3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毅;王洁;张美丽;韩晓丽;张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3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园林 水域 蓝藻 捕捞 用围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林水域蓝藻捕捞用围隔,所述围隔包括长条形个帘子布、第一绳索、第二绳索,所述帘子布的顶部缝制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中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由第一绳索串联的浮块,所述帘子布的底部缝制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中固定安装有若干有第二绳索串联的配重块,并且每个浮块的正下方对应一个配重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围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园林水域中漂浮的蓝藻进行拉网式拦截,便于大面积的园林水域中的蓝藻捕捞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藻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园林水域蓝藻捕捞用围隔。
背景技术
蓝藻又名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
蓝藻进入园林水域中,一但大规模的蓝藻爆发,就会引起水质恶化,并且使水面形成“绿潮”,影响园林内的景观,因此当园林水域中出现蓝藻时,需要及时进行捕捞并消灭,才能避免大规模的蓝藻爆发,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园林水域蓝藻捕捞的围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园林水域蓝藻捕捞用围隔。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园林水域蓝藻捕捞用围隔,所述围隔包括长条形个帘子布、第一绳索、第二绳索,所述帘子布的顶部缝制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中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由第一绳索串联的浮块,所述帘子布的底部缝制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中固定安装有若干有第二绳索串联的配重块,并且每个浮块的正下方对应一个配重块。
进一步的,所述浮块的中心开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绳索依次穿过所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绳索能够在第一通孔中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围隔还包括第三绳索、第四绳索,所述浮块中位于第一通孔的上方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浮块中位于第一通孔的下方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绳索依次穿过所有第三通孔,所述第四绳索依次穿过所有第四通孔,并且所述浮块固定在第三绳索和第四绳索上。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中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绳索依次穿过所有第二通孔,并且配重块固定在第二绳索上。
进一步的,所述浮块和配重块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一个圆环形的磁铁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围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园林水域中漂浮的蓝藻进行拉网式拦截,便于大面积的园林水域中的蓝藻捕捞清理。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围隔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浮块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配重块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64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扣件快速拆卸的开合机构
- 下一篇:一种园林河流中蓝藻拦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