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园林河流中蓝藻拦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6403.X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3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顾燕飞;程小燕;钱怡婷;张心宇;王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08 | 分类号: | E02B1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3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园林 河流 蓝藻 拦截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林河流中蓝藻拦截装置,拦截装置包括若干个一字排开的拦截单元,相邻的两个拦截单元用紧固件连接,每个拦截单元包括两块相平行的Z型端板、矩形的帘子布,两块Z型端板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安装有四根空心管,四根空心管按照Z型路线从上往下依次为第一空心管、第二空心管、第三空心管、第四空心管,帘子布的上下两头分别缝制成一个套筒,两个套筒分别套在第一空心管和第四空心管上,帘子布的中部依次跨过第二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所述帘子布的两侧分别固定在两块Z型端板的内侧。有益效果是:该拦截装置结构简单、单元式设计、组装灵活、安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藻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园林河流中蓝藻拦截装置。
背景技术
蓝藻又名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
蓝藻进入园林河流中,如果不在河流的上游进行拦截处理,会造成大规模的蓝藻爆发,引起水质恶化,并且使水面形成“绿潮”,影响园林内的景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园林河流中蓝藻拦截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园林河流中蓝藻拦截装置,所述拦截装置包括若干个一字排开的拦截单元,相邻的两个拦截单元用紧固件连接,每个所述拦截单元包括两块相平行的Z型端板、矩形的帘子布,两块Z型端板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安装有四根空心管,四根空心管按照Z型路线从上往下依次为第一空心管、第二空心管、第三空心管、第四空心管,所述帘子布的上下两头分别缝制成一个套筒,两个套筒分别套在第一空心管和第四空心管上,所述帘子布的中部依次跨过第二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所述帘子布的两侧分别固定在两块Z型端板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Z型端板上开设有四个通孔,所述Z型端板的内侧位于每个通孔的端部设置有管插槽,所述Z型端板的外侧位于每个通孔的端部设置有沉头槽,所述空心管的头部插入管插槽中,所述内六角螺栓穿过通孔后与空心管的头部相螺接,并且内六角螺栓的头部容纳在沉头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空心管和第四空心管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帘子布在第一空心管、第二空心管、第三空心管、第四空心管的支撑下呈Z形。
进一步的,所述Z型端板的顶部和底部各开设有两个螺孔,相邻的两个拦截单元连接时,所述紧固件将两个相邻且贯通的螺孔串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多个拦截单元通过紧固件连接成一字排开的拦截装置,将拦截装置两头分别用绳索固定在园林河道两侧的河岸上,使每个拦截单元的顶部露出水面,河水流过拦截装置时,河水中的蓝藻被帘子布拦截,以避免蓝藻顺着水流向下游流淌,被拦截的蓝藻由园林工作人员清理并消灭掉;该拦截装置结构简单、单元式设计、组装灵活、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拦截单元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Z型端板的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Z型端板的外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帘子布安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64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水域蓝藻捕捞用围隔
- 下一篇:一种地质勘查固体样品存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