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危废、固废含油泥砂热解析的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8002.8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5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旭蓝天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02 | 分类号: | C10G1/02;C10G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6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废含 油泥 解析 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危废、固废含油泥砂热解析的处理设备,属于含油泥砂处理设备,包括热解炉、加热机构、处理机构,热解炉包括热解本体、设置在热解本体外顶壁的第一进料管、设置在热解本体外底壁且位于第一进料管正下方的第一出料管、固设在热解本体内的隔板、上驱动电机、下驱动电机,隔板将热解本体内部分为上空腔、下空腔,上空腔内设置有上输送组件,隔板远离第一进料管的一端开设有过料口,下空腔内设置有下输送组件,热解本体的外侧壁设置有与下空腔相连通的第一出气管。该处理设备,蒸汽对物料直接加热,提高了热交换效率,而且隔板将热解炉分为上空腔和下空腔,增加了蒸汽和物料的接触时间,提高了热解炉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油泥砂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危废、固废含油泥砂热解析的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含油泥砂是在油田开采过程中遗留下的油污与泥砂混合而成的废渣,其是危险废物中常见的一种,能够造成土壤盐碱化、毒化,还可能通过水源或农作物进入食物链系统,从而对动物和人类存在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化学热洗技术、燃烧化技术、热解技术、蒸汽喷射技术、常温溶剂萃取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热解技术是将含油泥砂加热到一定温度,使泥砂中的大分子烃类物质裂解形成小分子,从而从泥砂中挥发出来。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1648205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油田油泥干化处理组合装置,包括污泥料斗、螺旋输送机、桨叶干燥机、旋风分离器及油水分离器,污泥料斗下端连接螺旋输送机,污泥料斗通过下螺旋输送机连续均匀的把湿污泥送入螺旋输送机下端管道连接的桨叶干燥机内;桨叶干燥机的空心轴及轴上空心叶片、蜂窝夹套内与高温加热介质连通,桨叶干燥机中蒸发出来的湿份进入连接的旋风分离器的入口,净化后的湿份进入连接的油水分离器对油气进行冷却分离,油回收至连接的油储罐内做为燃料使用。该组合装置,高温加热介质通过蜂窝夹套、空心轴、空心叶片间隔对物料进行加热,使物料在桨叶干燥机内热解并产生废渣和热解气,由于高温加热介质和物料间隔接触,热交换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危废、固废含油泥砂热解析的处理设备,蒸汽对物料直接加热,提高了热交换效率,而且隔板将热解炉分为上空腔和下空腔,增加了蒸汽和物料的接触时间,提高了热解炉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危废、固废含油泥砂热解析的处理设备,包括热解炉、设置在热解炉上游的加热机构、设置在热解炉下游的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包括依次设置在热解炉下游的旋风分离器、一级冷凝器、一级分离器、二级冷凝器、二级分离器,所述热解炉包括热解本体、设置在热解本体外顶壁且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第一进料管、设置在热解本体外底壁且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第一出料管、固设在热解本体内且沿水平方向的隔板、上驱动电机、下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出料管位于第一进料管的正下方,所述隔板将热解本体内部分为上空腔、下空腔,所述上空腔内设置有上输送组件,所述上驱动电机使上输送组件运作,所述隔板远离第一进料管的一端开设有实现上空腔和下空腔相连通的过料口,所述下空腔内设置有下输送组件,所述下驱动电机使下输送组件运作,所述热解本体的外侧壁设置有与下空腔相连通的第一出气管,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蒸汽过热器,所述蒸汽过热器上设置有蒸汽进气管、蒸汽出气管、燃烧器、尾气出气管,所述蒸汽出气管上可拆卸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控阀门和流量控制器,所述连接管道远离蒸汽出气管的一端伸入热解炉内且位于上空腔内部的上方,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沿进料方向的喷气管,所述喷气管上设置有多个蒸汽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汽进气管外接饱和蒸汽,燃烧器对蒸汽进行加热,形成高温蒸汽,在连接管道上设置第一电控阀门和流量控制器,便于控制热解炉内蒸汽的加入量,蒸汽通过连接管道、喷气管、蒸汽喷头进入上空腔内,蒸汽对物料直接加热,提高了热交换效率,而且隔板将热解炉分为上空腔和下空腔,增加了蒸汽和物料的接触时间,提高了热解炉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旭蓝天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旭蓝天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8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