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翻边筒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9077.8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1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赵玲红;宗培腾;周磊;张杰;殷贵权;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7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边筒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边筒体结构,包括左侧翻边筒体和右侧翻边筒体与筒体,筒体的左侧固定连接左侧翻边筒体,筒体右侧固定连接右侧翻边筒体,筒体底部支撑设置在下托块组件上;左侧翻边筒体紧贴筒体筒体的左侧外壁,呈90°翻边贴合;右侧翻边筒体紧贴筒体筒体的右侧外壁,呈90°翻边贴合;左侧翻边筒体与左密封组件斜面贴合,右密封组件与右侧翻边筒体装配。采用本翻边筒体组件进行检漏,可检测翻边筒体组件的气密性;提高气密性检测效率;降低安装风险,客户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焊接壳体成形与焊接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翻边筒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的未来越高,商用车尾气后处理的排放要求也越来越高,国五国六切换。为满足国六排放要求,应运而生了许多产品新结构,对封装工艺的过程又提出了新要求,尾气后处理封装工艺优化,降低成本也越来越重要。为了保证后处理的充分有效,封装总成的气密性要求也相应提高。原有工艺为封装总成结束后,采用堵孔、法兰进出气等方式,进行气密性检测。国六产品的结构更改,原来的工艺检漏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检漏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现有商用车封装过程中翻边筒体组件检测密封性的方法,通过设计检漏装置。提供了一种方案简单,降低工序时间,方便检测,方便寻找泄漏点。
具体的,提供一种翻边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密封组件、下托块组件、翻边筒体组件和右密封压紧组件;
翻边筒体组件包括左侧翻边筒体和右侧翻边筒体与筒体,
所述筒体的左侧固定连接左侧翻边筒体,筒体右侧固定连接右侧翻边筒体,所述筒体底部支撑设置在下托块组件上;
所述左侧翻边筒体紧贴筒体筒体的左侧外壁,呈90°翻边贴合;
所述右侧翻边筒体紧贴筒体筒体的右侧外壁,呈90°翻边贴合;
左侧翻边筒体与左密封组件斜面贴合,右密封压紧组件与右侧翻边筒体装配,
进一步地,左侧翻边筒体与左密封组件斜面贴合的倾斜角其70±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
1、检测翻边筒体组件的气密性;
2、提高气密性检测效率;
3、降低安装风险,客户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翻边筒体组件的主视图。
图3为翻边筒体组件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一种翻边筒体结构,一种翻边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密封组件1、下托块组件2、翻边筒体组件3和右密封压紧组件4;
翻边筒体组件3包括左侧翻边筒体3-1和右侧翻边筒体3-2与筒体3-3,
如图2所示,翻边筒体组件3中,左侧翻边筒体3-1和右侧翻边筒体3-2与筒体3-3焊接后,需检测部件两道环缝和直缝焊的气密性。
所述筒体3-3的左侧固定连接左侧翻边筒体3-1,筒体3-3右侧固定连接右侧翻边筒体3-2,所述筒体底部支撑设置在下托块组件2上;
所述左侧翻边筒体3-1紧贴筒体筒体3-3的左侧外壁,呈90°翻边贴合;
所述右侧翻边筒体3-2紧贴筒体筒体3-3的右侧外壁,呈90°翻边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90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层板机构
- 下一篇:一种带良好散热功能高压固态软起动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