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粘式钢板止水带的涂胶复合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9303.2 | 申请日: | 201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9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杰;赵元芳;宫腊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铁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B32B37/10;B32B38/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2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板 止水带 涂胶 复合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粘式钢板止水带的涂胶复合设备,属于止水带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涂胶装置和移动装置,涂胶装置放置于移动装置上,涂胶装置包括支撑架和一级涂胶手臂,支撑架与移动装置固定连接,一级涂胶手臂与支撑架铰接,支撑架上可拆的设置有胶带放置架,胶带放置架上缠绕有胶带,一级涂胶手臂远离支撑架的端部设置有连接辊和压辊,连接辊与压辊之间形成预留间隙,胶带从上至下穿设于预留间隙之间,机架上放置有止水钢带,压辊与止水钢带滚动连接,从而能够增强钢板止水带和混凝土之间的粘附性。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止水钢带的粘胶设备的设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水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粘式钢板止水带的涂胶复合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箱型基础或地下室,底板和外墙板的混凝土是分开浇捣的,下次再浇捣墙板混凝土时,就有一条施工冷缝,当这条缝的位置在地下水位线以下时,就容易产生渗水。这样就需要对这条缝进行技术处理,处理的方法很多,其中比较通行的方法是设置止水钢板。
现有的技术中,根据要求生产钢带止水带的时候,直接将钢板放置正在磨具上碾压成形需要的形状,将成形后的钢板止水带放置在混凝土之间的缝隙内,然后通过混凝土将钢板止水带进行密封。
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混凝土之间的缝隙上直接放置钢板止水带,长时间容易造成钢板止水带和混凝土之间开裂的现象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粘式钢板止水带的涂胶复合设备,在钢板止水带上涂胶,具有增强钢板止水带和混凝土之间的粘附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粘式钢板止水带的涂胶复合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涂胶装置和移动装置,所述涂胶装置放置于所述移动装置上,所述涂胶装置包括支撑架和一级涂胶手臂,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移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一级涂胶手臂与所述支撑架铰接,所述支撑架上可拆的设置有胶带放置架,所述胶带放置架上缠绕有胶带,所述一级涂胶手臂远离所述支撑架的端部设置有连接辊和压辊,所述连接辊与所述压辊之间形成预留间隙,所述胶带从上至下穿设于所述预留间隙之间,所述机架上放置有止水钢带,所述压辊与所述止水钢带滚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胶带放置在胶带放置架上,并且将胶带拉长放置在预留间隙内部,将止水钢带放置在机架上,将胶带粘接在止水钢带的端部通过压辊对于止水带上面的胶带进行下压,将胶带的粘接处能够和止水钢带牢固的粘接在一起。设置移动装置,能够将涂胶装置沿着机架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能够使胶带沿着止水钢带的长度方向进行粘结,并且能够使压辊沿止水带的长度方向将胶带和止水之间可靠粘结。当止水钢带一面粘胶结束以后,将止水带翻转,然后对止水带没有粘胶的一面进行粘胶,从而能够使止水带的两面都有粘胶,从而能够增强钢板止水带和混凝土之间的粘附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一级涂胶手臂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一级涂胶手臂同规格的二级涂胶手臂,所述一级涂胶手臂和所述二级涂胶手臂沿所述支撑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一级涂胶手臂、所述胶带放置架和所述二级涂胶手臂均设置有两个,并且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一级涂胶手臂和所述二级涂胶手臂均沿其本身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限位杆,所述胶带交错穿设于同侧的每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能够便于粘胶,通过一级涂胶手臂对止水钢带进行粘胶以后,翻转止水钢板,然后通过二级涂胶手臂对止水钢板未涂胶的一面进行粘胶,从而能够使止水钢带上面粘胶更加的牢固可靠。设置若干限位杆,能够将拉长的胶带交错穿设于若干限位杆中,从而能够对胶带进行限位,从而能够止水钢带上粘胶的更加的准确,能够减少粘胶歪斜的现象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铁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铁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93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