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混炼胶生产的炭黑原料除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1392.4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7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靖倩;俞皓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1/02 | 分类号: | B03C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混炼 生产 炭黑 原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炼胶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混炼胶生产的炭黑原料除铁装置,包括底板和壳体,壳体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的下端连接有磁柱,壳体的中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活动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块,壳体的上部与下部之间连接有传气管,底板的左部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右端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右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铰接处连接有支撑柱,第二连杆的右端与活动杆相铰接。该用于混炼胶生产的炭黑原料除铁装置,可使活动板上的炭黑被抖飞,使内部的炭黑也会与壳体中的磁柱接触,进而使磁柱对炭黑的除铁更充分,且可防止炭黑飘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炼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混炼胶生产的炭黑原料除铁装置。
背景技术
混炼胶是指将配合剂混合于块状、粒状和粉末状生胶中的未交联状态,且具有流动性的胶料,混炼胶是制造橡胶制品的坯料,即半成品,是将生胶或塑炼胶按配方与配合剂经炼胶机混炼的胶料,混炼胶的胶态分散质量直接关系到橡胶成品的质量。
在混炼胶的制造过程中,往往要向原料中加入炭黑来作为橡胶中的补强剂,而炭黑作为含碳物质的产物,其中往往会混有铁屑,为了保证混炼胶的质量,就需要对炭黑进行除铁,现有用于炭黑除铁的装置,大都没有考虑到炭黑细而轻的特性,因此其在加入除铁装置时容易飘散从而可能损伤操作人员的健康,且现有装置大都只依靠磁柱对其中的铁屑进行吸附,这样所吸附的铁有限,难以使磁柱充分与炭黑进行接触并吸附其中的铁屑。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混炼胶生产的炭黑原料除铁装置,具备可防止炭黑飘散,且可使磁柱吸附铁屑充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不能防止炭黑飘散,且不能使磁柱吸附铁屑充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可防止炭黑飘散,且可使磁柱吸附铁屑充分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混炼胶生产的炭黑原料除铁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组固定柱,固定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磁柱,壳体的右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筒,进料筒中固定连接有切刀和挂叉,壳体的中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与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活动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直杆,直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设置在底板上的固定筒中,第二活塞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壳体的上部与下部之间连接有传气管,底板的左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右端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右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铰接处连接有支撑柱,第二连杆的右端与底板右部的活动杆相铰接,活动杆的右端铰接有翘杆,翘杆的中部与底板上方的支柱相铰接,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与磁柱通过螺纹相连接,便于对磁柱的拆卸,以便于清理其上的铁屑。
优选的,所述磁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以实现壳体下部的密闭。
优选的,所述进料筒的右端设置有筒盖,防止炭黑飘散出装置。
优选的,所述挂叉设置有两组,且位于切刀的两侧,便于对装炭黑的袋子进行抓持。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与壳体之间通过筋槽相连接,利于活动板在壳体中上下稳定滑动。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与底板之间通过筋槽相连接,利于活动杆在底板中稳定移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混炼胶生产的炭黑原料除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业大学,未经湖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13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的大米加工糠尘沉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左利手勋章